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哇!世界怎麼了?

課程編號:1121124
課程期別:2023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3-03-06 ~ 2023-07-07
課程類別 人文類
課程屬性 英語教育
課程學程 社會人文
課程名稱 哇!世界怎麼了?
主辦單位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校本部
上課時間 星期四 10:00 am~12:00 pm
課程狀態 已結束
備註

總價:2200元


學分費用 2000 元
雜費費用 2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課程講師 陳中雨
講師簡歷
課程簡介 國際局勢變化迅速,從近期俄、烏戰爭到裴洛西訪台所引發的第台海危機,這些事件說明地緣政治的重要性。換言之,從圖上的地理位置,再詳視地緣政治所帶來的影響,這是吾人面對世界局勢的變化,應該如何正確認識與體悟,以及如何作為,是本課程所要達到的目的。
課程宗旨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人數限制 30人
選課學員條件
評鑑方式
參考書目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相見歡 老師與同學們自我介紹。本課程大網、教學、評量方式及同學學習之相關說明。
第2週 何謂地緣政治 1.介紹西方學者對地緣政治的傳統定義,再進而到地理地圖上認識,最後介紹地緣政治此一門學科的誕生過程。 2.引用拿破崙征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法情仇及日俄戰爭為案例說明。
第3週 地緣政治的挑戰 1. 冷戰結束後,世界新秩序與集體安全出現了嗎?事實上,全球治理正考驗強權國家-美國。 2. 承上,恐怖主義正是構成現今主要的戰略威脅,特別是媒體與群眾心理的衝擊更甚於實際恐攻的成效。 3. 集體安全制度真的能確保國家安全?各國為自無不發展核子武器。此即核子擴散的問題,核子武器能保障國家安全,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數量增多,卻也強化觸發核戰爭的風險。 4. 介紹蘇聯解體過程、911恐怖攻擊及全球擁核國家現況。
第4週 地緣政治的挑戰 1. 一個無戰事的世界與和平是妄想?事實上,戰爭與和平取決於政治的決斷。 2. 氣候暖化未來將具有重要的戰略影響,甚至能夠造成國際安全問題。 3. 冷戰結束代表意識型態戰爭的結束?實際上意識型態的戰爭並未消失,因為意識型態的戰爭被客觀因素的語言、歷史與宗教及主觀因素的歸屬感所影響,因此文明的衝突正悄稍挑戰全球政治。 4. 案例研究:韓戰爆發與美國的政治決斷、巴黎協議中美國的角色及宗教衝突的以阿戰爭。
第5週 地緣政治的挑戰 1. 當一政府無法有效控制其領土,且其權威破碎化時,便可以稱之為失敗國家,此時國家安全成真空現象,犯罪或恐怖組織就趁隙而入。 2. 太空戰爭已成為強權國家爭奪主導權的另一戰場,誰贏得太空誰就能主宰世界。 3. 強權競爭的新興場域,即網路空間,因此網路戰爭也成為各國籌建網軍的重要原因。 4. 難民是移民的另類型態,估計2019年的難民有2700萬人。 5. 案例研究:失敗的國家-辛巴威、美國的太空軍、美國的網戰司令部及羅興亞人的問題。
第6週 歷史上的衝突與危機 1. 越戰的爆發,象徵著美國與共產主義的對立,同時這也是美國史上唯一敗北的一場戰爭。 2. 古巴飛彈危機使得全球在冷戰期間陷入千鈞一髮之際,此一對立轉折,美蘇關係開始產生變化。 3. 中東與美國的戰爭,即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這些戰爭是美國的霸權亦或是利益所在? 4.案例研究:越戰、古巴飛彈危機及波灣、阿富汗、伊拉克戰爭。
第7週 主要的衝突與危機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歷史恩怨,以及克里米亞的問題,再加領導者貪腐問題所引發人民希望改革的橘色革命,使得改革派欲向歐盟取經及北約東擴問題,這些均使俄烏衝突加大。 2.伊斯蘭國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及阿薩德在敘利亞進行鎮壓後的產物,它的意義是藉由實質掌控領土而形成的變態恐怖主義。 3.以巴衝突一般而言是宗教、種族以及所衍生的領土衝突,也可說是穆斯林世界與西方世界關係的焦點。 4.自從柯梅尼發起革命後,伊朗便與西方國家,包括以色列發展出敵對關係。特別是核武的發展,更是讓所有國家擔憂。 5.案例研究:烏克蘭與俄羅斯等
第8週 主要的衝突與危機 1. 阿富汗對抗蘇聯入侵,並未帶來和平,反而提供蓋達組織一個混亂的溫床。911事件後,美國打擊恐怖主義,將阿富汗視為庇護該組的國家,美國與北約投入軍隊打擊塔利班。2021年美國撤軍留下殘破的阿富汗與拋棄盟友的罵名。 2. 印度與巴基斯坦雙方在喀什米爾的問題上爭戰不休,喀什米爾也是世界上最軍事化的地區之一。 3. 中國與台灣的問題在於統一與獨立(維持現況)之間,雖然中國試圖以一國兩制解決問題,而台灣也期望以92共識緩和此一問題。 4案例研究:阿富汗抗蘇及塔利班政權、中國與台灣的和與戰、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恩怨。
第9週 公民週議題:歷史回顧與省思 地緣政治與謀略關係-遠交近攻及近交生變的歷史驗證
第10週 主要的衝突與危機 1. 中國目前積極掌控南海,已紛紛與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台灣等在經濟海域多所衝突。另與日本、台灣也在釣魚台(尖閣群島)的歸屬上形成各說各話的窘境。 2. 南、北韓分裂係冷戰所遺留下的問題,雙方都主張統一,但卻無法和平達成。尤其是北韓擁有核武且是極權專制的國家,使得兩韓統一成為紙上空談。 3. 中國認為西藏為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廣大西方輿論都支持達賴喇嘛的主張,使得中國與西藏問題是剪不斷,理還亂。 4.案例研究:南海與釣魚台風雲、南北韓統一問題、中國與西藏問題
第11週 主要的衝突與危機 1.2013年葉門的內戰,其中牽涉到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這場戰爭衝突造成一萬人以上死亡,再加國內悲慘的人道狀況,唯該國的狀況並未受到世界各國的注意。 2.美國這個世界首強如何應對中國勢力的擴張,以及中國如何在本世紀前半奪取領導地?美國與中國雙方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3.美國超級強權的地位是否終結?特別是,隨著全球化,以及其他強權以不同型態的勢力紛紛崛起,世界會從單極走向多極? 4.案例研究:葉門內戰、美國與中國爭霸、超強的美國或多強的世界?
第12週 結構性的趨勢 1. 西方霸權獨霸結束?兩次世界大戰使得美國取得世界領導權,但隨著其他勢力的崛起,能否終結美國的絕對霸權優勢? 2. 美國基於血緣與蘇聯競爭的關係,原則上是面向大西洋,但冷戰結束及亞洲國家勢力崛起,促使美國不得不轉向太平洋 3. 國家數目劇增及分離運動所形成的國家離散議題,值得加以探討。特別是,因「分離」因素所招致的暴力衝突。 4. 案例研究:戰後時代的霸權合作。
第13週 結構性的趨勢 1. 中國會是下一個世界首強?雖然中國堅稱其追求純然和平的發展,但其非民主政權的體制,仍使世界各國保留質疑的態度。 2. 輿論力量在國際政策的決議過程中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何看待輿論力量便成為現今主要課題。 3. 想要成為強國除了硬實力外,還必須有軟實力的加持,若能兩者兼具,方能成為強國。 4. 案例研究:中國是否能和平崛起?
第14週 結構性的趨勢 1. 權力呈現多樣化的形式。除傳統的基準外,如軍隊、經濟。亦出現較為主觀的基準,如形象、吸引有等。 2. 國際司法原先僅適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唯有在國家同意的狀況下才具有權限。特別法庭是因應後冷戰期間的衝突而設立,之後國際刑事法院獲得成立,從此扮演著懲治與預防的角色。 3. 民主體制雖未全盤主宰全世界,但卻規律地向外拓展其影響力。由此可見,號稱民主大國的美國如何維持國際秩序? 4. 案例研究:大國與國際秩序
第15週 重要議題 1. 即使全球化重新改變了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但仍無法擺脫國家控制領土與邊界的觀念,因此邊界仍是地緣政治、國際秩序與國家的定義核心。 2. 全球化雖然顛覆時間、空間與距離的概念,但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區域依然呈現多樣化的面貌。 3. 軍事權力弱化?軍事權力仍然是維護主權不可或缺的元素。特別是,軍事權力必須搭配精巧的政治手段,否則會有其侷限性。 4. 案例研究:均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16週 重要議題 1. 資訊及通訊新技術可以是操控的可能工具,也可以是資訊與通訊自由流通的絕佳方式,而且能改變人民與當權者之間的關係。 2. 干涉被北方國家視為一種道德義務的干預,而南方國家卻認為干涉是新殖民主義的宰制意圖。然而干涉需要嗎?干涉是因為利益?或是實現國際正義? 3. 國家長期以來都是國際社會中唯一的行為者,但跨國行為體的出現是否意味國家觀念應該揚棄? 4. 案例研究:跨國行為體的研究
第17週 重要議題 1. 原物料一向是國家權力的構成元素。但為競逐原物料也會為自己的國家帶來禍害。 2. 體育競賽始終被用來作為強權之間彼此競爭的一環,而勝利可鞏固國家的威望,故各國無不追求體育實力提昇的「軟實力」,而且其重要性不亞於其他議題。 3. 全球化這個概念是一種引人注目的謬論,因為在商業上可達到全球化,但在政治上能否? 4. 案例研究:新的全球問題-「西方的失敗?」
第18週 心得報告 同學期末交一篇心得報告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