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灶邊煮語—台灣飲食文化探索

課程編號:B11F203
課程期別:2022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2-03-10 ~ 2022-04-28
課程類別 人文類
課程屬性 地方學,食育教育
課程學程 社會人文
課程名稱 灶邊煮語—台灣飲食文化探索
主辦單位 蘆荻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鷺江國小
上課時間 星期四 7:00 pm~9:00 pm
課程狀態 已結束
備註

總價:1400元


學分費用 1000 元
雜費費用 4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課程講師 陳淑華
講師簡歷
課程簡介 透過閩客不同煮食動詞的釋義與比較,在重現古老的煮法,呼應現代廚房的料理之際,認識台灣的飲食文化。 一個動詞通常代表一種烹飪手法,一道菜的完成往往結合了數個動詞,其中有主要技法也有輔助技法。透過動詞,也可以了解一道菜的演變,認識全台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使用的食材與風土孕育的手路,進而認知每個人都在廚房創造歷史。
課程宗旨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人數限制 24人
選課學員條件
評鑑方式
參考書目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互相認識 煮tsú-飯湯 1.成員彼此背景的了解 2.透過整體煮食動詞的掌握初步勾勒閩客飲食的特色
第2週 煠sa̍h-番仔豆 1.煠的閩客相關延伸用法 2.番仔豆與荷蘭豆的作物歷史 3.學員分享自家有關煠的料理或相關經驗
第3週 封hong-肉 1.封的古老作法 2.封肉、炕肉和炆豬肉的差別 3.學員分享自家有關封的料理或相關經驗
第4週 炒tshá-潤餅菜 1.清明時節的潤餅,以當季的蔬菜為主料,炒是主要料理法 2.南北各地潤餅的變化 3.炒、煎、糋的變化以及閩客的差異 4.學員分享自家有關炒的料理或相關經驗
第5週 烹phing-茄苳雞 1.流傳南部烹茄苳雞作法 2.同為「乾煮」的烹和爊的差別。 3.其他烤--乾煮的作法 4.學員分享自家有關烹的料理或相關經驗
第6週 豉sīnn-膎和菜頭仔 1.豉與滷,閩客的醃製保存食物的手法 2.膎是魚露﹖ 3.豉菜頭仔與滷菜頭仔為同一物﹖ 4.學員分享自家有關豉的料理或相關經驗
第7週 䊕 khi̍t-番薯粉 1.䊕番薯粉和㨮番薯粉作法和食用時節 2.番薯與番薯粉在過去生活的角色 3.學員分享自家有關䊕的料理或相關經驗
第8週 炊tshue-草仔粿 1.炊、熗、饙(燜)的差別 2.農曆四月八日北部桃園有食用以七種草藥製戶成的草仔粿 3.各地草仔粿的變化 4.製作草仔粿
第9週
第10週
第11週
第12週
第13週
第14週
第15週
第16週
第17週
第18週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