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23事-社區寫作採訪與編輯工作坊

課程編號:A1102-CUL11
課程期別:2021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1-09-03 ~ 2021-11-26
課程類別 社會類
課程屬性 地方學,高齡心理健康
課程學程 社會人文
課程名稱 淡水23事-社區寫作採訪與編輯工作坊
主辦單位 淡水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校本部
上課時間 星期五 2:00 pm~4:00 pm
課程狀態 已結束
備註

總價:50元


學分費用 0 元
雜費費用 5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無
課程講師 講師群
講師簡歷
課程簡介 本計畫以盤點淡水70年代後期舊社區的區域調查、整理與紀錄為主,認識地方生活區域流動與發展交互關係,先期盤點社區資源尋找社區深度連結的關係人物、獨有的社區特色及近代居民生活樣貌。主要盤點區域為淡水庄仔內周邊舊公寓住宅社區為主軸,計畫目標 (一) 地方學之淡水在地知識累積,結合社區居民與社大社團成員持續推動社區探究的使命與精神,培育關懷社區人力。 (二) 新舊社區的文化交融,重新認識老舊社區時代意義與嶄新風貌;建構淡海新市鎮與舊街區的共學機制,串聯新舊並融的多軌社區運行網絡。 (三) 形塑學習途徑,記錄社區日常策畫淡水佚事館,凝聚這土地上人們的近代生活記憶。
課程宗旨 淡水地方文獻資料自西荷時期即有記載,以論述多元文化與社會環境的地方變遷來陳述400多年淡水歷史的軌跡。後期,一群在地方上的知識份子致力深耕鄉土倡議本土文化,著手記錄地方文史資料,包括田野調查、耆老訪談,致力文化資產保存意識、崛起及搶救行動,淡水這個文化城鎮保留下來了數百年珍貴的多元文化歷史痕跡,得以發展觀光商業型態產業,促進地方文化財的消費。 1997年捷運淡水線通駛,在交通便捷之下,將純樸的淡水小鎮從原本以農漁業鄉村型態為主的村落社會,轉變到以發展為動力的觀光商業模式,更在近20年,衛星住宅區遷移至淡海新市鎮、大型購物商城進駐及捷運輕軌綠山線交通便利促進之下,居住地理環境及生活型態流動,發展新的生活區塊,使得70年代後期農漁業鄉村變遷的在地知識被忽略,跳躍式地直接呈現今日的時空,模糊了將近50年地方的社區發展記憶與紀錄。 地方學在地知識都有其發展脈絡有跡可循,淡水的地方學不僅在消費歷史軌跡有形無形文化財,更需要深植探討現在正在發生的地方事,同時,使得接續地方學在地知識的足夠能量,才能讓地方重新被看見被注目,透過地方存在感讓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看見土地獨特的價值、關注地方的發展,尤其近年青年返鄉潮創造舊社區新生活的行動,新活水的進駐激盪社區創意儲量,這是值得讚許、值得支持,但是如何使居民提高社區的公共參與度激發興趣與熱誠,產生社區集體意識,促進地方公共事務的推展與前進的動力? 自104年連續5年以淡水山崙五虎崗區域框陳述在地歷史演繹,出版悅讀淡水河岸的學習記事筆記手冊1-5冊,在既有認識地方發展脈絡基礎下,今年社區大學仍以地方學作為學校辦學發展方針,深化地方學的延伸,2020年的地方學將以社區社會近代演變及新舊住民觀點來敘事地方知識,期望所作社區紀錄,帶領居民共同發掘與自我提昇,展開下一步社區行動,產生新的漣漪。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課程有10堂室內課程+2堂戶外課程,戶外課須備做好遮陽及飲水喔
人數限制 15人
選課學員條件 1.一般民眾樂意共學分享者2.有興趣透過寫作或採訪紀錄在地故事,擔任社區志工意願者。
評鑑方式
參考書目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戶外課程需自備遮陽帽及雨傘、足夠飲用水等。 並穿著輕便衣服便於活動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走進地方/歷史,看見生命/生活 從「地方誌」到「23事」的變與不變
第2週 地方的故事,由你我來重說 分享生命故事,連結人與地方的記憶
第3週 走進田野 文化巡禮-認識文化里
第4週 會聊天,就會採訪 採訪的技術與藝術,遊戲與體驗
第5週 筆、相機、記事本 圖文並茂,再現地方的故事
第6週 走進田野 埔頂的開始與發展(戶外課)
第7週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朋友相交陪 找題材+認識有意思的人物
第8週 走進田野 埔頂的人文與拜訪里長(戶外課)
第9週 編輯會議(1) 企劃與分工、題目報告
第10週 編輯會議(2) 採訪行前報告+資料研討
第11週 編輯會議(3) 文稿討論及修訂
第12週 編輯會議(4) 圖文編輯與校對
第13週
第14週
第15週
第16週
第17週
第18週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