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開)藝遊心世界(學分費3000)
課程編號:CRA-A129D4-23C
課程期別:2023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3-09-07 ~ 2024-01-11
課程類別 | 生活藝能性 |
---|---|
課程屬性 | 美感教育,生命教育 |
課程學程 | 健康保健 |
課程名稱 | (停開)藝遊心世界(學分費3000) | 主辦單位 | 新莊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頭前國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 6:30 pm~9:2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335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35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課程講師 | 林純珮 |
---|---|
講師簡歷 | 無 |
課程簡介 | 身心照顧是一門持續不斷的練習,希望能夠透過不同方式與自身連結後,重新發現生活之美,在繁忙的生活中練習梳理自身與享受當下,同時將這份喜悅分享給周遭生活圈中。此課程結合藝術治療概念和即興創作、說故事、玩遊戲等元素,邀請參與者在一起打造的安全、自在及慢步調的空間中,享受放鬆的同時,一邊參與和學習在生活中如何愛、自我觀照。 |
課程宗旨 | 1.學習創作如何與自身連結。 2.學習如何聆聽自己、他人和訴說需求。 3.透過創作與分享,帶起好奇、觀察、同理與共感之能力。 4.透過歷程性創作,觀照自己與了解周遭系統生活圈之影響和共生。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課堂主題探討、團體互動、創作活動、分享。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此為跨領域學門,非畫畫課程。故對於藝術創作及自我觀照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即可參加。 另此為體驗、推廣課程,不具有治療形式,亦不提供相關診斷、評估。若有身心相關需求,煩請先洽專業心理醫療院所及人員。感恩感謝。 |
評鑑方式 | 學員出席:30% 課堂討論:30% 團體活動:40% |
參考書目 | 1. Pat B. Allen(2013)。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張老師文化。 參考網站: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4520 2. Pat B. Allen(1995)。Art Is a Way of Knowing:A Guide to Self-Knowledge and Spiritual Fulfillment through Creativity。 Shambhala。 Website:https://www.amazon.com/Art-Way-Knowing-Self-Knowledge-Fulfillment/dp/1570620784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歡迎學員自行準備或攜帶熟悉的創作材料。以下為參考,請先酌選2樣。 1.畫筆類:如蠟筆、色鉛筆、彩色筆、麥克筆、彩繪筆等。 2.紙類:不同材質的紙類,如粉彩紙、色紙、棉紙、紙箱、紙盒、紙板等。 3.書寫類用具:如各品牌原子筆、簽字筆等。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相見歡 | 講解課堂內容、參與形式。 講師、參與學員自我介紹。 Q&A |
第2週 | 相見歡Part2 | 行政事項處理。 建構班級團體規範。 創作參與期待。 |
第3週 | 媒材初探 | 體驗藝術治療中常提到的「歷程性創作/回顧」與經驗媒材帶動的內在動力。將會運用學員自己準備的媒材(如畫筆、紙張等),進行與媒材的認識與連結,練習發現與表達過程中帶來的自發性感受和經驗。 |
第4週 | 媒材與我的關係(一) 怎麼共舞好呢? | 延續上周歷程,邀請參與者擇選當天喜歡或常用的顏色以及不喜歡或不常用的顏色,在創作時學習共處與玩耍。 創作結束後,進行團體分享,作為過程的見證。 |
第5週 | 媒材與我的關係(二) 顏色的多重宇宙 | 回顧前兩周的創作內容,觀察之中的相同/不相同的地方。 接著進行多種顏色的塗鴉創作,並進行書寫,紀錄內在感受經驗與之中的意象故事。最後進行團體分享,作為過程的見證。 |
第6週 | 媒材與我的關係(三)_開始變化 | 回顧前三周的創作內容,觀察之中的相同/不相同的地方。 接著利用前幾次的塗鴉、顏色作品,進行拼貼。 |
第7週 | 媒材與我的關係(四)_過程 | 因拼貼創作需要時間較多,故會花兩堂的時間,慢慢將作品完成。 |
第8週 | 媒材與我的關係(五)_過程 | 本周一樣將拼貼創作完成,老師會帶相關繪本到課堂,欣賞拼貼的形式和呈現方式。 |
第9週 | 共同創作Part 1_同在/獨立 | 拼貼小組集合。體驗自己的作品如何與另一個夥伴運用圖像和創作的元素進行連結。 |
第10週 | 共同創作Part 2_同在/獨立 | 接續上周的主題,兩兩小組的作品如何運用創作媒材與另外的小組連結,變成一個共同創作。 |
第11週 | 校外教學 | 參訪當代展覽,了解創作/藝術使用語彙、脈絡與之中探討之社會議題和現象。 |
第12週 | 開放畫室(一) | 隨筆而走,隨心而畫,回應主題。針對上周參訪的心得與感受,做回應性創作。 |
第13週 | 校外教學 | 參訪當代展覽,了解創作/藝術使用語彙、脈絡與之中探討之社會議題和現象。 |
第14週 | 開放畫室(二) | 隨筆而走,隨心而畫,回應主題。針對上周參訪的心得與感受,做回應性創作。 |
第15週 | 歷程回顧(一) | 整理與回饋這學期的過程,與原本的期待有什麼一樣與不一樣之處。 |
第16週 | 歷程回顧(二) | 期末道別/道謝/道愛,送一份禮物給自己與夥伴。 |
第17週 | 公共參與月 任意場次論壇 | 公共參與月 任意場次論壇 |
第18週 | 全校活動-學習成果發表會 | 全校活動-學習成果發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