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性台灣-綠色行腳(C)/生態記錄 (保險必保) (學分費3000)
課程編號:ECO-D005J5-23C
課程期別:2023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3-09-08 ~ 2024-01-12
課程類別 | 自然類 |
---|---|
課程屬性 | 環境永續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多樣性台灣-綠色行腳(C)/生態記錄 (保險必保) (學分費3000) | 主辦單位 | 新莊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泰山義仁活動中心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 9:00 am~12:0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300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課程講師 | 蔡源彬 |
---|---|
講師簡歷 | 無 |
課程簡介 | 人類正不斷地在破壞自然環境,自然生態保育的理念實在有待落實,本課程的理念是要將自然生態保育理念納進現代公民的培育學程中,進行漸進式的文化改造運動,讓在地社區居民也能關心生態議題,進而意識到在地生態文化保存的重要性。訓練學員熱愛自然、尊重自然,進而投身保育自然的行列。 |
課程宗旨 | 大自然透過四季的各種色彩與表情,刺激人的五感,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樂趣。若要徹底享受自然給我們的樂趣,盡可能掌握每一種植物或昆蟲的名稱,養成把每次上課觀察到的重點記錄下來,這習慣很重要,是有效學習的不二法門。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本課程透過學有專精的講師群,以熱心陪伴、專題講授、戶外走讀、生態觀察記錄及實地體驗等多重途徑進行戶外踏查課程,以原生植物為主,其他植物及動物昆蟲等為輔,引領學員從身邊的環境開始,深入認識自然生態環境及生物的特性;並配合時序安排相關的戶外教學活動,使學員更能感受季節的更迭及大自然的奧秘。並逐讓學員將其對自然的體驗及感受,以影像、聲音或文字敘述等媒介,再佐以數位化整理成自然生態紀錄。 |
人數限制 | 34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新生75歲(含)以下,舊生經評估通過則不限年齡。因係戶外行腳走讀之課程,學員腳力要健全,凡膝蓋關節退化或腳底筋膜炎者,以及對於生態紀錄不感興趣之學員,均不宜報名參加本課程。 |
評鑑方式 | 1.上課出席率(占50%):通常第15週舊生續報(團報),累計1~14週(含公民參與月在內),請假或缺席總和超過三分之一以上,亦即超過5週次(含),則喪失續報(團報)資格(疫情期間不在此限)。 2.分組紀錄與上課專心度(占50%):分組紀錄執行度以及上課專心或鬼混。 以上1、2兩項評量總分低於70分的同學,即記錄為NP(No Pass),會遭到淘汰出局,不得再報名參加本課程。 |
參考書目 | 大自然的花草鳥獸、蟲魚生態,就是教材。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戶外行走的輕便後背包、登山鞋或止滑的鞋子、風衣或舒適的外套、登山杖、遮陽帽或寬邊帽或鴨舌帽、觀察昆蟲植物用的放大鏡、太陽眼鏡、雨傘雨衣等雨具。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09/08:有緣千里來相見:班務處理、新同學自我介紹、北市特色建築踏查之旅。(蔡源彬老師) (戶外直接開課) | 台北監獄城牆遺跡、基督教後期聖徒教會聖殿、淡大城區部、政大公企中心、師大美術館、台北最美的一條街:青田街、台北清真寺等 |
第2週 | 09/15:生命之源、生活之脈:探尋過去八芝蘭堡最重要的灌溉水源--士林的血脈_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蔡源彬老師) | 從東吳大學的福德洋圳取水口開始跟著水圳走,一路探尋福德洋圳林仔口的明溝及地下段,現存的遺跡及其北幹線的蹤影,終至洲尾頭的美崙公園結束 |
第3週 | 09/22 從天母尋訪半嶺水圳步道 + 紗帽山麓生態。(楊清萬老師) | 探訪和草山水源同一源頭的半嶺古圳(半嶺水圳步道 ),深入了解紗帽山麓的生態環境 |
第4週 | 09/29:本週停課(中秋節連續假期)。 | 預定於學期末12/29補課 |
第5週 | 10/06:內湖白鷺鷥山親山步道(屬五指山西南稜,又有「白鷺山50彎步道」之稱)尋昆蟲足跡。(鄧旭容老師) | 湖光山色的生態之旅;山頂平台寬闊,沿途綠蔭清幽、林相茂密,有豐富多樣的蕨類,茂密的植物配上蝴蝶蜘蛛等昆蟲,充滿了野趣,是自然觀察的好地方 |
第6週 | 10/13:探訪淡蘭古道石碇、汐止間的紙寮坑古道。(蔡燕珠老師) | 探索昔日為汐止、石碇兩地居民往來的古道,由於先民在此地築寮製紙,故名紙寮坑古道,古道由石碇紙寮坑通至汐止 |
第7週 | 10/20:舊山線鐵路泰安到勝興之間的龍騰斷橋廢墟景觀之美。(林永河老師) (半日課程,一日行程) | 龍騰斷橋位於苗栗縣三義鄉,處於舊山線鐵路泰安火車站到勝興火車站之間,橋長約200尺跨越魚藤坪溪,故又稱為:魚藤坪斷橋或糯米橋 |
第8週 | 10/27:戶外自然生態探索:富陽公園與福州山公園步道。(江素蘭老師) | 一處足堪跟象山媲美的富陽公園與福州山公園自然生態探索行--眺望台北天際線,順登中埔山東峰,視野遼闊,展望極佳 |
第9週 | 11/03:桃園蘆竹五酒桶山步道。(林春華老師) | 五酒桶山步道是由多條路線組合而成,沿途綠樹成蔭,幾無日曬之苦,還有秋冬限定的芒花美景,也是騎車健行皆宜的休閒步道 |
第10週 | 11/10:淡蘭古道南段(茶道)之石碇外按古道,緬懷昔日淡蘭古道的風采!(劉筱蘭老師) | 漫步於淡蘭古道石碇段,綠蔭和潺潺溪水相伴,原先是凱達格蘭族人的獵徑,探索朱紅色的淡蘭吊橋、百年石屋老樹、煤礦業的發展以及街道重心的轉移…等 |
第11週 | 11/17:三峽分水嶺抗日古道、鳶尾山步道連走鳶山岩步道。(蔡源彬老師) | 三峽老街附近的分水嶺抗日古道、鳶尾山步道、福德坑山東峰、長春嶺連走鳶山岩步道。鳶山岩是整個鳶山步道中視野最好的地方可以望眼看到大台北地區、三峽以及鶯歌還有國道三號的景色 |
第12週 | 11/24: 新竹地區一日遊(全日課)。(葉淑蓮老師) | 探訪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地區的百年古蹟樂善堂、大崎(旗)棟步道、油羅溪及竹東鎮的軟橋社區(彩繪村)體驗濃濃的客家農庄風情 |
第13週 | 12/01:新店地區的水圳之旅。( 張蕙萍老師) | 探尋新店三大水圳:瑠公圳、大坪林圳、霧裡薛圳的紋理與脈絡 |
第14週 | 12/08:台北大縱走南區茶香段之挹翠山莊到捷運象山站。(蔡源彬老師) | 探索台北大縱走之挹翠山莊(瑞雲街、紫雲街口)到象山六巨石、捷運象山站段的生態環境 |
第15週 | 12/15:竹南濱海森林步道:是結合森林、綠地與海岸、沙灘的景點。(林永河老師) (半日課程,一日行程) | 竹南濱海森林步道沿途有漁港、防風林、濕地、沙丘、沙灘、河口、大海、海岸林植被等多種地形風貌以及許多生物生育棲息之場所的自然資源 |
第16週 | 12/22:探古尋幽山仔腳。(甘偉文老師) | 探訪樹林山佳地區的百年車站、彩繪社區、煤礦遺址及水道圳路等等多樣風貌的百年古蹟微旅行 |
第17週 | 公共參與月班課停課,但學員需參加學校排定的公共參與月課程至少一次 | 無 |
第18週 | 本週停課,學員需參加社大成果發表會活動 |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