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劇,自我與關係修復(學分費2000)
課程編號:SOC-B153D2-22A
課程期別:2022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2-03-01 ~ 2022-05-21
課程類別 | 社會類 |
---|---|
課程屬性 | 消費者保護,生命教育,家庭教育 |
課程學程 | 社會人文 |
課程名稱 | 心理劇,自我與關係修復(學分費2000) | 主辦單位 | 新莊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頭前國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 6:30 pm~9:2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2200元
學分費用 | 2000 元 |
---|---|
雜費費用 | 2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 |
課程講師 | 吳浩媺 |
---|---|
講師簡歷 | 2018-now 新莊社大心理劇相關課程和團體-講師; 2016-now 在社區、學校、機構合作帶領心理劇或社會劇團體工作坊; 2017-2020 縣市家暴相對人服務-社工/督導; ● 2018-08-01~2021-07-12 新莊社大 心理劇,自我與關係修復 講師 新莊社大 講師>> ● 2018-09-01~2021-07-12 新莊社大 講師 新莊社大 講師>> |
課程簡介 | 無 |
課程宗旨 | 課程介紹: 運用心理劇、社會劇及社會計量,探索家庭及社會共同關心的議題,練習與自我及關係對話,發展新的因應方式。 課程目標: 1.是一個支持性的團體,容許嘗試錯誤,多方練習。 2.兼顧自我成長及專業學習,訓練心理劇技術。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1.心理劇不是戲劇表演,不需任何演劇技巧,是用經驗性的方式,如團體互動、角色扮演、角色訓練、活動體驗及行動表達呈現自己心裡的故事。 2.結合成長及訓練,含成長體驗,歷程分析,示範講解,分組實務演練等。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初階或進階都可。 |
評鑑方式 | 出席率50%,上課參與及創作50%。 |
參考書目 | 1. Adam Blatner著,胡嘉琪等合譯(2002),心靈的演出—心理劇方法的實際應用,台北:學富文化事業。 2. Marcia Karp、Paul Holmes、Kate Bradshaw Tauvon編著。陳鏡如(2002)翻譯。心理劇入門手冊。心理出版社。 3. 賴念華(2005):社會計量在團體治療中的運用。諮商與輔導,第232期,第45-49頁。第233期,第42-45頁。 4. 賴念華(2008):Dorothy Satten「四張椅子」之心理劇導劇歷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第14卷,第2期,第9-21頁。 5. 游淑婉(2008):談心理劇的替身技術。諮商與輔導,第273期,第7-11頁。 6. 游淑瑜,游明麟(2009):心理劇治療的人格理論–角色理論及重要概念。輔導季刊,第45卷,第1期,第50-59頁。 7. 李御儂 賴念華(2019):文化心理劇「景觀人,人觀景」用於變遷中的華人家庭關係議題。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019年,第五十四期,123-158頁。 8.自編講義。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學員自備材料,如粉蠟筆或彩色筆、筆記本。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團體相見歡 | 社會計量連結成員,建立團體凝聚與信任。 |
第2週 | 替身技術 | 從替身到同理心,學習表達的技術。 |
第3週 | 認識自我生命能量和價值 | 從優勢觀點和建立安全景,將優勢化為自我調節的力量。 |
第4週 | 自我角色地圖 | 學習心理劇核心概念「角色理論」,從內在角色和社會角色中認識自我。 |
第5週 | 讓愛流動,人我之間 | 運用社會劇,探討各項社會議題,共創一個寬廣的社會療癒故事。 |
第6週 | 人際溝通的技術 | 實務演練社會劇,從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促進彼此的理解。 |
第7週 | 從日常生活切片看家庭關係 | 探討追求獨立自主與維持家庭和諧關係,如何取得平衡。 |
第8週 | 家庭故事一籮筐 | 繪製社會原子圖,討論家庭中因彼此差異及相處所造成的問題,如婆媳,親子,夫妻,手足等關係。 |
第9週 | 公民論壇週 | 公民論壇週 |
第10週 | 角色交換技術,真實自我與關係的對話 | 讓內心隱藏不爲人知的自我,能夠自由表達,坦然接納這是整體自我的一部分。 |
第11週 | 增強生命力的進行曲 | 演練角色交換技術,感受生命力增強的經驗,彷彿是發生在此時此刻,從中學習面對困境。 |
第12週 | 改寫生命腳本 | 透過附加現實,展開豐富的新經驗及故事,挑戰新視野,看見生命各種的可能性。 |
第13週 | 略 | |
第14週 | 略 | |
第15週 | 略 | |
第16週 | 略 | |
第17週 | 略 | |
第18週 |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