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綜合有氧與樂活極球
課程編號:212426
課程期別:2021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1-09-28 ~ 2022-01-25
| 課程類別 | 生活藝能性 |
|---|---|
| 課程屬性 | 國防教育 |
| 課程學程 | 肢體律動 |
| 課程名稱 | 全方位綜合有氧與樂活極球 | 主辦單位 | 板橋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實踐國小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 7:00 pm~9:3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3000元
|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 課程講師 | 張懷民 |
|---|---|
| 講師簡歷 | |
| 課程簡介 | 綜合有氧運動可達到燃燒脂肪與提升心肺機能的效果,搭配肌力與肌耐力訓練維持勻稱的身材,預防肌少症,利用極球(瑜珈球)來雕塑身體的曲線,最後皮拉提斯與伸展運動,使身體達到舒緩效果,經由此課程培養學員正確的運動觀念、良好的運動習慣、讓學員可以享受運動瘦身的快樂,達到健康活力百分百。運動介紹: 1. 綜合有氧:利用簡單基礎的舞步隨著有氧音樂跳動,漸漸提升心肺強度與有氧程度來達到燃燒熱量與提升心肺機能效果,隨著上課時間越久,舞步會漸漸開始變化。 2.肌肉適能訓練:強化肌力及肌耐力,減少肌肉量流失提升基礎代謝率,預防運動傷害,維持骨質密度,改善身體組成提升運動能力。 3.極球(瑜珈球):主要是利用彈力球進行平衡、肌力與伸展的運動,讓全身達到綜合的訓練,內容將會結合有氧、皮拉提斯、芭蕾、核心與瑜珈動作結合方式運動。 4.皮拉提斯課程:皮拉提斯主要是順練核心肌力,來導正身體錯誤的用力,每周會利用主題性的方式進行上課與操作皮拉提斯的動作。(此課程教學為基礎皮拉提斯) 5.伸展與大休息:課程最後會預留20-25分鐘,讓學員進行舒緩伸展運動與大休息,來達到身體放鬆的目的。 |
| 課程宗旨 | 不分男女年齡帶一顆有益健康的心,一起來健康快樂運動吧 需穿著舒適的運動服裝、運動鞋、毛巾與水 有瑜珈墊的學員可帶來使用喔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課程使用的極球 1.可自行購買 2.班級團體購買 |
| 人數限制 | 20人 |
| 選課學員條件 | 1.簡單綜合有氧舞蹈:課程約60-70分鐘 2 極球(瑜珈球):課程約30-40分鐘 3.肌力與肌耐力:課程約30-40分鐘 4.皮拉提斯(每周一主題):課程約10-15分鐘 5.伸展與休息:課程約20-25分鐘 |
| 評鑑方式 | 上課出席率 |
| 參考書目 | 無 |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 第1週 | 認識身體中心線與姿勢,運動的正確觀念與防止運動傷害,極球,皮拉提斯。主題1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2週 | 學習基本有氧舞步與簡易教學,肌力訓練講解,皮拉提斯。主題2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3週 | 第一組基本有氧舞步與簡易教學,極球、上肢肌群訓練,皮拉提斯。主題3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4週 | 第二組基本有氧舞步與簡易教學,下肢肌群訓練,皮拉提斯。主題4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5週 | 第三組基本有氧舞步與簡易教學,極球,軀幹肌群訓練,皮拉提斯。主題5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6週 | 第四組基本有氧舞步與簡易教學,軀幹肌群訓練,皮拉提斯。主題6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7週 | 第五組基本有氧舞蹈,極球、腿部肌力訓練,複習皮拉提斯。主題1~2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8週 | 第六組基本有氧舞蹈,上肢肌力訓練,複習皮拉提斯。主題3~4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9週 | 混合暖身有氧與基本有氧舞蹈,極球、下肢肌群訓練,複習皮拉提斯。主題5~6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0週 | 綜合有氧舞蹈,極球、軀幹肌群訓練,皮拉提斯。主題7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1週 | 綜合有氧舞蹈,極球、軀幹肌群訓練,皮拉提斯。主題8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2週 | 綜合有氧舞蹈,極球、腿部肌群訓練,複習皮拉提斯。主題7~8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3週 | 拉丁有氧舞蹈簡易教學,極球混和複習、上肢肌群訓練,複習皮拉提斯運動。主題1~3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4週 | 拉丁有氧舞蹈簡易教學,下肢肌群訓練,複習皮拉提斯。主題4~6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5週 | 混合暖身有氧與拳擊有氧簡易教學,極球混和複習、軀幹肌群訓練,複習皮拉提斯。主題7~8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6週 | 混合暖身有氧與拳擊有氧簡易教學,軀幹肌群訓練,複習皮拉提斯。主題6~8與全身伸展運動。 | |
| 第17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 |
| 第18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