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團-頌缽音悅初級

課程編號:B42E413
課程期別:2025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5-09-05 ~ 2025-11-21
課程類別 社團性
課程屬性 美感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高齡心理健康
課程學程 音樂戲劇
課程名稱 社團-頌缽音悅初級
主辦單位 蘆荻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鷺江國小
上課時間 星期五 2:00 pm~4:00 pm
課程狀態 未開課
備註

總價:3000元


學分費用 2450 元
雜費費用 55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課程講師 林欣宜
講師簡歷
課程簡介 頌缽音悅初級,課程專注於基本手法(點、磨、敲與槌缽)的練習,引導學員熟練運用槌或棒,以適當的力道敲擊準確的位置,呈現觸動心靈的音頻,啟動身心正向能量。 透過頌缽音頻的釋放,學員得以深入探索自己身心狀態,敏銳覺察日常生活中最被忽視的健康問題,並勇敢直面內心深處的真正需求。 隨著學習的深入,不僅能凝聚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能在療癒他人的同時,啟發自我修復的力量,逐步邁向身心靈的和諧與平衡。更難能可貴的是,學員們懷抱著喜悅,將這份療癒的能量傳遞給親友,散播愛與溫暖,繼續延續這份正向的力量。
課程宗旨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人數限制 14人
選課學員條件
評鑑方式
參考書目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1. 講師自我介紹,淺述本期學習內容 2. 認識學員,瞭解學習動機 3. 頌缽的緣起及其基本敲擊法 4. 頌缽與身體的初體驗
第2週 1. 何為振頻(Hertz)? 2. 介紹頌缽周邊器具 3. 紅槌敲擊法
第3週 分享缽種,講述緣起 持槌敲擊法 聽缽敲擊法
第4週 淺介頌缽周邊用具 持棒敲擊法 木棒敲擊法
第5週 阿育吠陀是印度古老的傳統醫學,是為推崇以大自然療法得以長生之學理。 吠陀派的健康概念,是希望人們身心平衡才保真正健康。
第6週 脈輪是人體儲存能量的地方。運用頌缽喚醒每個脈輪的能量叢,就能開啟身心靈平衡的作用。 海底輪是人體第一脈輪,及其掌管身體何處?
第7週 臍輪是司管情緒和創造力的主軸。音頻打通臍輪的滯礙,使腸道通順,活力滿點。 運用頌缽音頻喚醒太陽輪,就能喚回內心的平衡。
第8週 運用頌缽音頻喚醒心輪,讓內心更具同理與寬容。 運用音頻喚醒喉輪,同時讓身體更有抵抗病菌能力。
第9週 眉心輪又稱三眼輪,是靈性和冥想的中樞,運用音頻開啟眉心輪,讓意識更為清晰與敏銳。 運用頌缽音頻啟動頂輪的正能量,讓身體的新陳代謝回復正常。
第10週 舒緩腦部壓力的水缽手法
第11週 1. 源於西藏的宗教法器,也是樂器,又稱為碰鈴或丁鈸,多用於安神與清凈空間。 2. 分享丁夏安神法 3.水缽手法練習
第12週 課程研習成果驗收
第13週 課程已結束
第14週 課程已結束
第15週 課程已結束
第16週 課程已結束
第17週 課程已結束
第18週 課程已結束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