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生態健行

課程編號:1142A666
課程期別:2025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5-09-06 ~ 2026-01-10
課程類別 生活藝能性
課程屬性 環境永續,山野教育
課程學程 環境生態
課程名稱 生態健行
主辦單位 樹林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戶外
上課時間 星期六 9:00 am~12:00 pm
課程狀態 未開課
備註

總價:3000元


學分費用 3000 元
雜費費用 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無,,無
課程講師 謝重申
講師簡歷 自然步道協會 講師 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講師 古義人文史工作室
課程簡介 本課程為推廣郊區步道健行與城市走讀,以促進身心健康,實踐生態環境保護,讓人與自然可以和平共處。課程不限題材,由四位不同領域專長的老師帶領,每次課程安排一條走讀路線,搭配生態導覽與文史解說;全期課程內容生態40%,人文40%,城市走讀20%。
課程宗旨 1.用雙腳走進大自然(親近自然),2.用眼睛觀察大自然(認識自然),3.用照片記錄大自然(擁抱自然)。透過三大面向認識台灣生態之美與豐富的人文內涵。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本課程以健行為主,講師於課程中解說人文與動植物生態;部分課程以兩堂課合併為全日課程進行。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1.參加學員需能連走2小時以上,自理戶外行走與背負之能力。2.豔陽及一般風雨均無阻,惟豪大雨警報仍可能暫停。3.上課中,水、雨具、醫藥、戶外活動裝備等應配帶齊全。4.若有膝關節與心血管相關不適症狀,請評估自身狀況勿勉強。
評鑑方式 出席率、課程討論、學員合作互動
參考書目 步道常見100種原生植物圖鑑(一、二冊)/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健行筆記(網站)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簡易健行裝備 ( 防滑鞋、帽子、背包、雨具、水壺、登山杖、望遠鏡、放大鏡、相機... )、飲水、個人藥品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9/6相見歡(半日,室內) 班務處理與課程介紹
第2週 9/13翠山步道 易於親近觀察植物的親山步道
第3週 9/20康樂山步道+明舉山步道(全日) 走訪百年老錫蘭橄欖樹
第4週 9/27 玉稠湖步道 走訪天母後山休閒步道,探索陽明山山腳下之生態環境。
第5週 10/4併第三週9/20課程 併第三週9/20課程,不上課
第6週 10/11併第八週10/25課程 併第八週10/25課程,不上課
第7週 10/18不動明王石窟 走訪日治遺留的神龕
第8週 10/25 台大校園 蟾蜍山(全日) 台大校園植物與人文歷史
第9週 公民論壇參與週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第10週 11/8觀音山步道 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第11週 11/15基隆賞鷹 觀察基隆市鳥黑鳶的生態
第12週 11/22大粗坑古道+瑞猴自行車道(全日) 小金瓜露頭、大粗坑賞芒花、猴硐三ㄟ磅空
第13週 11/29 蘆竹羊稠森林步道 台灣百大必訪步道。甲蟲生態園區
第14週 12/6風櫃嘴到冷水坑(全日) 擎天崗草原幽徑
第15週 12/13敦化北路巡禮 感受市區街道的進步與變化
第16週 12/20併第十二週11/22課程 併第十二週11/22課程,不上課
第17週 12/27併第十四週12/6課程 併第十四週12/6課程,不上課
第18週 7/8併第十四週6/10課程 成果展周 7月8日-12日 併第十四週6/10課程,不上課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