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住民族框織─初級

課程編號:1142A233
課程期別:2025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5-09-02 ~ 2026-01-06
課程類別 生活藝能性
課程屬性 傳統藝術,民俗文化資產
課程學程 美術工藝
課程名稱 原住民族框織─初級
主辦單位 樹林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樹林國民小學
上課時間 星期二 7:00 pm~9:30 pm
課程狀態 未開課
備註

總價:3300元


學分費用 3000 元
雜費費用 3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300,,無
課程講師 徐輝峰
講師簡歷 ● 2018-04-28~2023-06-19 新北市部落大學 講師 新北市部落大學 教授原住民羊角勾織初級班>> ● 2017-08-31~2023-06-19 台北市部落大學 講師 臺北市元部落大學 教授原住民鉤織文化、泰雅風情弓織、羊角鉤編織巫師包、原住民雙梭弓織班>> ● 2019-08-01~2020-08-31 台北市北投社大 講師 台北市北投社大 教授原住民傳統手工織作>> ● 2019-09-02~2021-03-08 台北市萬華社區大學 講師 台北市萬華社區大學 教授原住民羊角挑織手作
課程簡介 學習原住民族傳統框織,以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多樣豐富的文化內涵。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離開原鄉環境以及部落耆老逐漸凋零等因素,許多原住民族的傳統技藝逐漸面臨失傳的危機,而框織正是其中之一。透過學習與傳承框織工藝技術,期許能夠保護及延續其蘊含的傳統智慧。框織不僅是一種手工技藝,更能體現原住民族文化象徵、生活歷程和自然觀念。透過學習框織,重拾部落生活面貌的文化根源,深化對原住民族精神及文化認同。
課程宗旨 1.認識與使用傳統編織器具:熟悉編織器具構造與框織操作方式,認識原住民族古老的傳統編織器具。框織機是織布機的基礎型態,了解其設計概念如何反映原住民族的生活意涵。 2.掌握框織手法與技藝:了解框織的基本原理與技法,學員能透過實際操作,逐步掌握編織技巧,進一步理解織布紋路的編織原理。 3.設計多元色彩與創新花紋:傳統框織雖有特定的紋路與色彩選擇,但其技法靈活能展現豐富的藝術創作。在熟悉基礎框織技法後,可嘗試運用多元色彩變化組合,結合傳統技藝,設計出具有現代感的創新花紋。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由講師實際示範操作後,由學員自主練習框織,遇有問題以分段解說,細部分解、兩手協調性、分段操作,因應學員學習狀況不同,個別為每位學員調整教學方法及進度規劃。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對原住民族傳統編織文化,有想法、有興趣者皆歡迎。
評鑑方式 出席率20%、學習態度20%、成果展現25%、課堂討論10%、實際操作25%
參考書目 自編講義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剪刀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相見歡&介紹框織 1.相見歡 2.介紹原住民傳統框織器具、故事,以及框織使用原理
第2週 框織機製作 1.介紹緯刀、梭子、圓棒、撐經板等工具 2.實際製作與組裝框織機
第3週 認識組織圖、構圖、整經線 1.透過組織圖認識並熟悉框織的原理 2.以繪畫基本構圖,認識上經線、下經線的差別
第4週 公民週參與 社大認列公共活動、講座課程、社區參與等事務
第5週 經線構圖的變化 介紹主線、副線,將組織圖主線整經呈現出來,在依照組織圖上將副線纏繞上去
第6週 梭子及打緯的使用方法 1.利用緯刀將經線撐開,用梭子穿過經線 2.繪製組織圖及架經線框織邊線收放的時機
第7週 整經線、換色及接線 於活動橫桿上接上新線、換色
第8週 綜絲提拉的技巧 1.單綜絲提拉的技巧應用 2.雙綜絲提拉的技巧應用
第9週 架經線整經前、中、後 1.繪製組織圖 2.經線的鬆緊度需保持一致,經線鬆緊度不平衡將影響作品美觀程度
第10週 斷線、錯位歸位的方法 失誤時的補救方法
第11週 框織機活動橫桿操作 提點鬆緊度等注意事項
第12週 副線的變化應用 將原來副線利用針織技巧將顏色變更,呈現成品多樣性
第13週 不同線材的應用 1.色彩變化的應用,創造不同視覺效果 2.認識接線的重要性
第14週 架經線良好手勢的抬線、壓線 1.繪製組織圖 2.注意保持良好手勢與技巧,避免錯線
第15週 雙綜絲的應用操作 將單綜絲變化雙綜絲
第16週 架經線雙綜絲的手勢及梭子的運用 1.繪製組織圖 2.將梭子緊靠大拇指,將梭子穿過經線
第17週 挑花棒的使用及構圖 將挑花棒穿入經線,一條一條挑出菱形紋圖案
第18週 架經線、收尾針織法教學 1.繪製組織圖 2.將緯線平整地穿過經線,進行收尾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