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美~書法與篆刻入門
課程編號:251G04
課程期別:2025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5-09-15 ~ 2026-01-19
課程類別 | 生活藝能性 |
---|---|
課程屬性 | 美感教育,傳統藝術 |
課程學程 | 美術工藝 |
課程名稱 | 方寸之美~書法與篆刻入門 | 主辦單位 | 永和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福和國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 7:00 pm~9:50 pm | 課程狀態 | 開課中 | 備註 |
總價:300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無 |
課程講師 | 陳增祥 |
---|---|
講師簡歷 | 1993~2007曾任職北市私立高職美工科專任教師及科主任。 1982 全國青年書畫展,高中組第一名。 1983 中日學生書畫交流展,高中書法組優選。 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新展望」入選。 1990 台北市伊通公園「雙人展」。 1991 台中現代畫廊聯展。 1992 台北市立美術館「水墨創新展」入選。 1992 台北市伊通公園「從物體開始」聯展。 2001 台南吳園藝術中心聯展。 2002 高雄豆皮藝術中心聯展。 2003 高雄師範大學藝術中心個展。 2010 國父紀念館「書、非書」書法聯展。 |
課程簡介 | 篆刻與書法的發展,已有悠久的歷史,在文人世界裡,是一門超越圖像的表現性藝術。篆刻與書法自古有一套理論與審美標準,我希望能與學員們在互動中,重新審視書法及篆刻,能否在現代生活中,增添一些趣味及發展可能性。 |
課程宗旨 | 篆刻與書法的發展,已有悠久的歷史,在文人世界裡,是一門超越圖像的表現性藝術。篆刻與書法自古有一套理論與審美標準,我希望能與學員們在互動中,重新審視書法及篆刻,能否在現代生活中,增添一些趣味及發展可能性。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一)口述/示範及配合圖片講解 (二)學員實作操作,現場講解示範。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熱忱 |
評鑑方式 | (1)出席率40%; (2)上課參與(提問、討論、實作等)30%; (3)期末作品30% |
參考書目 | 無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個人用具(篆刻刀、筆、墨)自備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09/15相見歡~ | 相互認識,班級幹部推選。本學期課程所需自備用具說明。文房四寶/名家作品介紹。 |
第2週 | 09/22工具的安全規範與使用說明。 | 1.用筆及刀。 2.基本筆法與刀法,異同之處。 |
第3週 | 10/13姿勢 | 1.持筆及刀的姿勢跟筆鋒及刀鋒的關係。2.中鋒執筆與行筆。 |
第4週 | 10/20刀與筆 | 1.刀與墨的線條,陽剛與陰柔共舞。 2.運筆支點~枕腕與懸腕的差異。 |
第5週 | 10/27以古為師 | 1.秦印特色介紹。 2.漢碑基礎筆法臨寫。 |
第6週 | 11/03以古為師 | 1.秦印摹刻。 2.漢碑~個人選碑臨寫。 |
第7週 | 11/10以古為師 | 1.摹刻心得分享與討論。 2.漢碑~個人選碑臨寫過程指導。 |
第8週 | 11/17以古為師 | 1.秦印界格與風格說明與討論。 2.漢碑~個人選碑臨寫過程指導。 |
第9週 | 11/24個別學習成效檢討 | 1.檢視個人刀法~調整與討論。 2.漢碑~個人選碑臨寫(四開作品)。 |
第10週 | 12/01臨古與創作 | 1.從秦印摹刻特色融入自選字句。 2.漢碑~何謂 『行氣』,整張作品的行氣說明。 |
第11週 | 12/08臨古與創作 | 1.自選字句創作心得分享與討論。 2.漢碑~書法整幅作品的垂直與水平關係。 |
第12週 | 12/15文字結構分析 | 1.文字結構的變化~中軸線。 2.漢碑~隸書平畫寬結的垂直與水平關係。 |
第13週 | 12/22文字結構分析 | 1.文字結構的變化~中軸線的偏移。 2.漢碑~隸書平畫寬結的中軸與平衡關係。 |
第14週 | 12/28公共參與週 | 無 |
第15週 | 12/29文字結構分析 | 1.篆刻文字編排的變化~疏密。 2.漢碑~隸書臨寫過程指導。 |
第16週 | 01/05文字結構分析 | 1.篆刻文字編排的變化~輕重。 2.漢碑~隸書臨寫過程指導。 |
第17週 | 01/12文字結構分析 | 1.篆刻文字編排的變化~屈伸。 2.漢碑~隸書臨寫過程指導。 |
第18週 | 公共論壇 / 講師共學 |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