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經典園林走讀趣
課程編號:252209
課程期別:2025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5-09-05 ~ 2026-01-02
課程類別 | 社會類 |
---|---|
課程屬性 | 環境永續,傳統藝術,民俗文化資產,山野教育 |
課程學程 | 社會人文 |
課程名稱 | 穿越古今:經典園林走讀趣 | 主辦單位 | 板橋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實踐國小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 7:00 pm~9:30 pm | 課程狀態 | 開課中 | 備註 |
總價:320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2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課程講師 | 林小涵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林本源園邸」是板橋重要的文化地景,其建築、庭園造景的規畫,既反映 林氏族人的生活品味外,也可見許多對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取法之處。本課程將 以歷代經典園林書寫為出發點,深度探索人和園林空間的關係。授課模式結合 理論與實踐,理論方面:以課堂講授、分組活動的方式,藉由歷代文人經典的 園林書寫、書畫,使學員領略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精髓、園林美學與其它領域藝 術創作的互動樣態,並思索其中體現的作者/園主精神意趣、居遊園中的審美 經驗。實踐方面:藉由帶領學員走訪臺北「至善園」、新北「林本源園邸」, 深化對園林空間的審美感知理解;同時帶領學員進行自己的園林文藝創作。 |
課程宗旨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
評鑑方式 | |
參考書目 |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綜論:中國古典園林文學、藝術發展的歷程、特色。 說明中國園林的發展史,及園林文藝如何誕生、有什樣的不同的樣態,又掀起 怎樣的風潮呢。 | |
第2週 | 北金谷、南蘭亭(一):石崇的園林書寫 共讀文本:西晉石崇〈金谷詩序〉、歷代文人的「金谷園」圖繪。 介紹石崇是誰、他為什麼想修築私人園林?「詩集序」是什麼?引領學員打開 園林文藝的篇章。 | |
第3週 | 北金谷、南蘭亭(二):東晉王羲之的園林書寫 共讀文本:「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歷代文人的書法摹本 。 講述王羲之創作〈蘭亭集序〉的時空背景——上巳節、流觴賦詩,並探究其中 蘊含的生命哲思。介紹書法〈蘭亭集序〉的藝術價值,及其流傳、摹寫的故事 ;欣賞歷代文人的蘭亭繪畫。 說明下週參訪「至善園」時,進行文字影像創作活動的方式。 | |
第4週 | 戶外參訪:臺北市「至善園」 帶領學員走訪士林外雙溪的「至善園」,尋訪今人按照〈蘭亭集序〉、王羲之 知名佚事構築的仿古園林。 | |
第5週 | 戶外參訪討論 討論前一週戶外參訪心得、分享學員遊園文字影像創作。 | |
第6週 | 第六週:清源寺壁上畫「輞川」:王維的園林書寫 共讀文本:唐代王維《輞川集》(二十首寫景詩)、傳王維〈輞川圖〉及後世 摹本。 帶領學員由詩句神遊王維輞川別業的二十處勝景,並參與歷代文人對真/假〈 輞川圖〉的論辯。 | |
第7週 | 自樂恐不足,安能及人?司馬光的園林書寫 共讀文本:北宋司馬光「獨樂園記」詩與文、南宋宋及明代文人的「獨樂園」 文/圖/書藝創作。 探索司馬光寄託在「獨樂園記」詩、文中的修身哲學,後代文人又如何回應、 發揚司馬光的人生觀、生活美學呢? | |
第8週 | 千載名園:蘇州「滄浪亭」 共讀文本:宋代蘇舜欽、元代釋文瑛、明代歸有光、清代宋荦的滄浪亭書寫。 滄浪亭是蘇州歷史最悠久的園林之一,從文人尋求止息、修復心情的居所,經 歷佛教院所到官修亭園,具現園林如何承載歷史記憶?又怎麼從私人園林向公 眾開放? | |
第9週 | 第九週:飲水思源:林本源園邸的歷史、文學與藝術創作 介紹林本源園邸的由來,園中重要勝景的命名意涵,與相關匾、聯的文學藝術 鑑賞。 說明第十一週參訪「林本源園邸」時,進行詩歌(新體詩為主)創作活動的方 式。 | |
第10週 | 第十週:李漁的園林美學實踐——以「林本源園邸」為例 共讀文本:晚明李漁《閒情偶寄》中「居室部」。 透過李漁《閒情偶寄》中「居室部」對造園空間技術的營構,引導學員們領略 「林本源園邸」的風景、建築之美。 | |
第11週 | 第十一週: 戶外參訪:新北市「林本源園邸」 帶領學員走訪板橋「林本源園邸」,細賞其中的雕刻、漏窗、泥塑、書法等藝 術美,並進行新體詩創作。 | |
第12週 | 第十二週: 戶外參訪討論 討論前一週戶外參訪心得、分享學員遊園詩的創作。 | |
第13週 | 第十三週: 古代閨秀遊園趣:晚明才媛的「寓山」書寫 共讀文本:晚明紹興名士祁彪佳《寓山志》、《寓山續志》中的才女題詠。 介紹「寓山」園林兼具園主的生命空間/晚明紹興山陰社會空間/文本空間的 特殊之處,與學員們共同欣賞相關才女題詠,瞭解古代女性遊賞園林的途徑。 | |
第14週 | 第十四週: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牡丹亭》的女性園林空間想像 共讀文本: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中的園林書寫、《牡丹亭》木雕版畫。 與學員一同翻閱明刊本《牡丹亭》,展示古人看到的傳奇「小說」的模樣,並 鑑賞其中園林版畫的藝術美。最後,藉由觀看崑曲《牡丹亭》中的《遊園》一 折,向學員解析如何將江南的園林風光搬上中國傳統戲曲的舞臺。 | |
第15週 | 刻印園林:徽派版畫中的汪廷訥「坐隱園」 共讀文本:明代袁黃〈坐隱先生環翠堂記〉、李之皞〈坐隱園落成碑記〉、《 坐隱園景詩》等相關文學創作、徽州版畫《環翠堂園景圖》。 與學員一同翻閱明刊本《環翠堂園景圖》,並參照園主、同時是刊刻者汪廷訥 的生平,及坐隱園相關文學創作,追蹤、重建這座失落的徽州園林。 | |
第16週 | 第十六週: 紙上園林:黃周星的園林書寫 共讀文本:晚明南京文人黃周星〈將就園記〉及園圖。 探索古人印刷、出版園林的圖/文的目的?較之前一週書商汪廷訥,以修築坐 隱園來交友、自我標榜,明代亡國遺民黃周星筆下的虛構園林「將就園」,又 具有什麼意義呢? | |
第17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 |
第18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