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極拳與經絡、筋膜之整合與運用—揉手功

課程編號:11424C08
課程期別:2025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5-09-04 ~ 2026-01-08
課程類別 生活藝能性
課程屬性 安全教育,傳統藝術,民俗文化資產,國防教育,親子教育
課程學程 健康保健
課程名稱 太極拳與經絡、筋膜之整合與運用—揉手功
主辦單位 三鶯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三峽國中
上課時間 7:00 pm~8:40 pm
課程狀態 開課中
備註

總價:2200元


學分費用 2000 元
雜費費用 2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冷氣費200元,,無
課程講師 吳永達
講師簡歷 ● 2006-01-01~2024-06-25 十三勢揉手功太極養生工坊 創辦人兼任講師 新北市新店區 太極拳教學推廣>> 為揉合養生與技擊功能,讓喜愛太極拳的同好,對學習推(揉)手不再卻步,且有更加有效快速入手的法門,個人歷經數年數度增刪編訂,除完成「太極拳十三勢揉手功」專書出版,更以「太極拳揉手工坊」定名個人工作室及社團名稱(未免過多行政負擔,並未打算向政府登記),讓有緣加入鍛鍊的拳友,有所依循,藉以提昇學習品質,一路走來將近有20來的時間,參與學習的學員,遍及在國外從事太極拳教學的國外友人
課程簡介 在這個充滿緊張壓力的社會,很多人都有自律神經失調或者肢體疼痛等不適症狀,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方法疏解,痛苦只會日復一日加劇,因此,社會上到處都是疏解壓力、解除疼痛的解方。很多人都聽說練太極拳具有強身健體的好處,但卻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如何結合太極拳的鬆柔技術,整合經絡與筋膜的結構,達到身心平衡、去痛延年的效果,因此,本人編創鬆柔的太極拳養生功法,定名為「太極拳揉手功」,且已有十餘年的教學經驗,讓對太極拳或者經絡、筋膜理論有興趣的民眾,不論以前有沒有學習經驗,都能夠迅速找到很好的學習起點。 本項課程的設計,不光只是原理原則的講解,更著重於互動式的實際操作體驗,對迅速瞭解太極拳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關係,並讓太極拳的鬆柔訓練,提昇自己健康,甚至從此愛上太極學,均有莫大的效益,歡迎有太極拳學習經驗或沒有太極拳學習經驗的朋友,共同來學習探討,打造全新的健康人生。
課程宗旨 透過科學實證,有不少文獻,驗證太極拳的鍛鍊,具有身心平衡的健康強化效果,從哲學面而言,「宇宙最大的合理是矛盾」而「人類最大的智慧則是平衡」,本項課程希望透過太極陰陽流轉的力學定律,輔以經絡、筋膜等東西方對身體結構的理解,透過實際的操作體驗,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一、 採講師示範與實際操作、個別指導與反覆練習方式。 二、 採取每週安排新進度並複習舊進度的循環教學。 三、 期末最後一堂課,進行總複習與總驗收。
人數限制 20人
選課學員條件 本課程的教案編排兼容併蓄,根據十餘年的教學經驗,不論是有太極拳長期的學習經驗,或一般的市民朋友,只要有正常的活動能力,以及對太極拳的熱愛,都可以參加學習,且都會有所收獲。
評鑑方式 除配合社大規定:學員出席率50%、期末成果展30%。另20%於期末最後一堂課,進行總驗收時,由講師視學員表現給分。
參考書目 以講師著作(出版日期:2017-03-01,書名:太極拳十三勢揉手功,出版社:文史哲出版社)作為參考書籍,新學員可以免費贈送研閱,並透過youtube及講師臉書所上傳影片,輔助學習。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請學員穿著適合活動的寬鬆上衣,以及太極拳褲,以利學習。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相見歡 初體驗 一、 瞭解學員對於太極拳的學習背景,以及學習目的。 二、 透過「開肩」、「開胯」的基礎操作,體驗太極拳對於鬆化筋膜的肢體運作特性,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2週 四面揉化技術練習 透過前、後、上、下,四個面向的肢體揉化技術,體驗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特殊攻防走化路徑與技術,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3週 八卦揉化技術練習 透過太極八卦位「定膝轉胯」的身形轉換,體驗太極拳「萬變不離其【中】」、「守中到藏中」與「對拉拔長」等運作特性,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4週 第一階段複習與驗收 進行第一階段學習內容的總複習、驗收與意見交流
第5週 靠背功之技術練習 透過靠背功的揉化疏展,建立太極拳鬆柔養生之學習基礎,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6週 纏手揉化之技術練習(一) 透過纏繞、滾鑽、包裹、化打等不同層面的揉化操作技術,建立太極拳鬆柔養生之學習基礎,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7週 纏手揉化之技術練習(二) 透過「坐腿旋腕」的加強訓練,再提昇纏手揉化之操作技術,建立太極拳鬆柔養生之學習基礎,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8週 第二階段複習與驗收 進行第一階段學習內容的總複習,以及第二階段學習內容之驗收與意見交流。
第9週 公民論壇參與週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第10週 太極拳揉手功走化練習(一) 太極拳十三勢「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以「守勢」的掤作為「首勢」,本課程學習首重「管好自已」,因此,以「掤」為技術核心的平圓推法,作為首勢,並以太極八卦四正四隅方位,規劃「平圓」與「立圓」之基礎揉化手法,正式以傳統太極拳的走化技術,融入學習,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11週 太極拳揉手功走化練習(二) 繼「平圓」與「立圓」之基礎揉化手法,再規劃「穿點」之揉化手法,融入學習,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12週 太極拳揉手功走化練習(三) 繼「平圓」、「立圓」與「穿點」之基礎揉化手法,再規劃「採挒」之揉化手法,融入學習,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
第13週 第三階段複習與驗收 進行第一、二階段學習內容的總複習,以及第三階段學習內容之驗收與意見交流。
第14週 立椿與腰胯接發勁練習(一)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立椿時骨盆腔核心力量的掌握,是練功的基礎,而骨盆腔力量的內外陰陽開合在於丹田與腰胯發力的穩定性與一致性,本週以高中架的「動態接發勁」,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為學習核心。
第15週 立椿與腰胯接發勁練習(二) 繼高中架的「動態接發勁」練習,本週以中低架的「動態接發勁」,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為學習核心。
第16週 立椿與腰胯接發勁練習(三) 繼高中低架的「動態接發勁」練習,本週以「四方接發勁」,並了解本項太極拳技法與經絡、筋膜之整合、運用關係為學習核心。
第17週 第四階段複習與驗收 進行第一、二、三階段學習內容的總複習,以及第四階段學習內容之驗收與意見交流。
第18週 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