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極內功與推手

課程編號:1143C310
課程期別:2025年暑期班
課程週期:2025-07-09 ~ 2025-08-20
課程類別 生活藝能性
課程屬性 公民素養,高齡心理健康,國防教育
課程學程 健康保健
課程名稱 太極內功與推手
主辦單位 樹林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樹林國民小學
上課時間 星期三 7:00 pm~9:30 pm
課程狀態 已結束
備註

總價:1100元


學分費用 1000 元
雜費費用 1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冷氣費(100元),,無
課程講師 謝錦坤
講師簡歷 2010年第三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 國家選手代表隊四十二式太極拳第二名 2014年第五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 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第一名 2015年台灣盃陳氏太極拳全國錦標賽 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第一名 2016年第六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 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第一名
課程簡介 太極內功、太極推手與太極拳架,都需要長期地鍛鍊才能夠得其精華,此次課程將著重於內功鍛鍊與推手初體驗。 太極內功以內氣運作與內功鍛鍊功法為主。 推手課程則以訓練手上接觸點的黏貼輕靈,達成「沾黏連隨」的技法,並練習各個關節的鬆活,內練深層的核心肌羣與筋膜組織,讓身體愈加靈活,感知能力更加靈敏。
課程宗旨 太極內功的鍛鍊,可使身體蓄積能量而自然地形成內氣與內勁,有此基礎後在練太極拳的時候,有助於達到內外合一、週身協調一致。 太極推手是印證太極拳不用力但卻具有攻防能力的的一種練習方式;經過內功與拳架的學習後,藉由推手來體會自己是否做到身體放鬆不用力,內外協調一致,學習〝聽勁”與〝沾、黏〞技法,並逐漸地體悟太極拳的化勁。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詳細說明的內在運作外在動作的各種細節,講師會示範帶學員實際操作,個別指導,務求每位學員能體悟。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以訓練培養內功、身體聽勁、平衡身心為目的。只要您有興趣都歡迎加入學習行列。
評鑑方式 評量方式:學員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 務求每位學員經由學習能夠身心獲得健康。
參考書目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寬鬆的運動服裝及平底鞋。若能準備功夫裝及功夫鞋更佳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氣沉丹田功/丹田內轉功 *以手勢導引推動內氣,吸氣提肛與呼氣鬆肛,氣沉丹田;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醒腦紓壓, 使得內分泌平衡、抗老延壽。 * 肢體引動丹田內氣在腹腔內部前後上下左右的滾動運作,按摩身體的五臟六腑,通過這功法可以使人體器官運作調和正常、縮肚瘦身,增加微循環,促進內分泌旺盛,精神飽滿、內功增強。
第2週 逆腹式呼吸功/丹田發勁功 *練習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之間的差異性;通過這功法可以讓呼吸運作與肢體行拳協調進行,使得身體能量充足、精力充沛、內勁充實。 *太極拳或武術皆以逆呼吸方法行拳與發勁,教導引動丹田內氣通過背脊肩膀手臂而發至稍節。
第3週 太極推手:單推 推手的手法,先要求沾黏連隨;沾黏即是:黏貼對方,不離不棄,不多不少,不增不減,似有若無。在推手的練習中,要能鬆腰落胯、要能沉肩墜肘、要能涵胸拔背、要能結構穩定。
第4週 太極推手:雙推 做到「捨己從人」,一切隨對方而動。要完全被動,一切以對方為主,不論對方如何運作推我,我完全配合對方,運作一致,對方會產生一種無物感,這是一種相對應的空。
第5週 太極推手:散推 推手訓練要謹記「不能吃到對方力量」的要求,就是不管對方力大或速度快,我均要能保持不受力狀態。「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隨對方而動,保持不受對方之力,讓對方捨而不能,拿又無物,並能主宰與控制對方。
第6週 太極推手:散推 「推手是圓的較量,不是力的抗衡」,在推手時切勿蠻力對抗,也不可使用取巧技法求勝;推手練習的要點就是必須保持身體結構的穩定和鬆活,利用 沾黏連隨的運作方式,來擴展自己的內部空間,以達到身體內部流動及開合的目的,將內部空間擴展開來,便能夠與對方融合並控制對方,達到太極拳散手應用的功夫。
第7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8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9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0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1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2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3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4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5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6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7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第18週 課程周次已完成 課程周次已完成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