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與流域生態觀察筆記工作坊
課程編號:11431D01
課程期別:2025年暑期班
課程週期:2025-07-14 ~ 2025-08-25
課程類別 | 自然類 |
---|---|
課程屬性 | 公民素養,社區總體營造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鳥類與流域生態觀察筆記工作坊 | 主辦單位 | 三鶯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戶外課程 | 上課時間 | 9:00 am~11:30 a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0元
學分費用 | 0 元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無 |
課程講師 | 何一先 |
---|---|
講師簡歷 | ● 1992-08-02~1995-12-31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鳥類繫放中心 專員 臺北市 統籌處理臺灣地區鳥類繫放研究工作之所關行政作業>> ● 1995-03-01~1997-12-31 國立師範大學生態實驗室 專案研究助理 臺北市 協助兩棲生態學者呂光洋老師相關研究行政及野外調查工作>> ● 2001-09-01~2009-05-31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研究保育專員 臺北市 承接政府、學者及其他機關委託之鳥類研究調查計畫,相關行政、研究調查、撰寫報告等事宜。>> ● 2009- |
課程簡介 | 認識及探索大自然有許多的方法及途徑,鳥類是其中較受人關注的生物,其活潑的行為、多樣化的面貌,再再吸引了眾人的眼光。本課程的設計重點,不在於個別鳥類的認識與鑑定,而是先由鳥類生態介紹講起,輔以認識鳥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本學期以介紹濕地環境為主。再藉由現地參訪北縣市現已建構的濕地環境,實際觀察濕地環境之中,鳥類的行為、習性與環境的互動。最後討論到生態環境所遭受到的威脅,對於生活其中的『鳥』及『人』所造成的影響。 |
課程宗旨 | 1、認識何謂鳥類,對鳥類有基本認識。 2、了解或能辨識台灣50種鳥類。 3、了解生態環境中,鳥類的重要性。 4、了解鳥類在生態環境中的層級或位階。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1、5堂室內課,介紹鳥類基本概念及相關生態課程。 2、13堂戶外觀察走讀課程。 3、隨堂小測驗,及鳥類影片欣賞。 |
人數限制 | 25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對自然生態及鳥類有興趣或想辨識台灣鳥類者,皆歡迎。 |
評鑑方式 | 隨堂小測驗佔20%。 |
參考書目 | 1、遇見臺灣180-臺灣常見野鳥圖鑑-何一先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2、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蕭木吉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1、自備望遠鏡最佳。(若無,課程進行中,會介紹) 2、自備鳥類圖鑑。(如無,課程進行中,會介紹)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多樣性的森林環境 (有木里) | 有木里是三峽區面積最大的里,均為山區森林環境。來此踏查體會北部森林生態系的夏季風貌。 體驗上游溪流段的發育特色,觀察在這流域中活動覓食的溪澗鳥類。 紀錄夏季森林環境中的優勢物種 |
第2週 | 農耕平原環境 (嘉添里) | 嘉添里位於城鎮與山區森林環境的交接地帶,觀察這過渡帶的物種概況。 紀錄農耕平原環境中的植被特色。 踏查住家與農地之間的生態微棲地,了解常見物種的分布區位。 |
第3週 | 住家附近環境中的 生態微棲地(龍埔里) | 龍埔里位在三峽舊城區與北大新城區的交接處,新舊房舍混雜,講師曾帶領團隊調查國光街的燕科鳥類生態,以此為基礎,踏查與人們互動密切的鳥類。 觀察及訪問了解住家對燕巢的態度。 拍照記錄燕科鳥巢的不同形式及築巢位置 |
第4週 | 中游流域及高灘地環境(礁溪里) | 礁溪里位在三峽河中游段,週邊已是高度發展的城鎮環境,觀察河川中的生物種類與組成。 河川高灘地是水域與陸地的過渡帶,紀錄此處的常見植物群落,與在其中活動覓食的生物族群。 拍照記錄中游河段的不同面貌與生物的關聯性。 |
第5週 | 城鎮市區環境中的生態(三峽里) | 三峽里有著行政機關及學校在此,範圍內有些公園綠地,其中的生態值得來探訪記錄。 標註城鎮中的生態熱點,觀察並紀錄有那些物種活動及覓食。 人工建築物也是鳥類的棲息地之一,穿街走巷來了解與認識。 |
第6週 | 探訪鄰近城鎮的山區環境(鳶山里) | 鳶山里的特色就是包含了鳶山,踏查這座位在城鎮週邊的小山嶺,觀察有那些猛禽飛臨山頭上。 流域中下游的山區,與上游的山區,在生態上有何差異?觀察與拍照記錄這環境棲地的差異。 走訪山區步道,了解植被組成與物種的關聯性。 |
第7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8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9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0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1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2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3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4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5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6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7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
第18週 | 課程結束 | 課程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