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養生氣功–養生開智功法

課程編號:11436A02
課程期別:2025年暑期班
課程週期:2025-07-19 ~ 2025-08-30
課程類別 生活藝能性
課程屬性 安全教育,性別平等
課程學程 生活應用
課程名稱 養生氣功–養生開智功法
主辦單位 三鶯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中園國小
上課時間 9:00 am~10:40 am
課程狀態 已結束
備註

總價:1100元


學分費用 1000 元
雜費費用 1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場設費100元,,無
課程講師 羅文江
講師簡歷 ● 1990-08-01~2018-06-30 潛龍國小 傳授養生氣功 潛龍國小、小公園 教導養生氣功,每天一小時,從練功中體會全身微動的感覺,達到血液都能動起來,血液動起來就能達到深呼吸。深呼吸很重要,坊間流傳都用意念控制呼吸是錯誤的,呼吸是自律神經悾制是自主性的,只能引導它自動深呼吸。血液循環與呼吸自動加大,養生防老就好辦了。>>
課程簡介 激活身體潛能,達到自我修護功能,人體有60~100兆細胞,骨骼肌656條,骨骼206塊。如何讓它每五秒震動一次,又不耗能量。血液都能帶入各個系統。血液中含的氧就能修復身體。全身動又不會冒汗功要練得很細緻。
課程宗旨 人身體很複雜,全世界人類都在研究沒有定率,多看多學,多看宗教的書,健康保健,醫學常識。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分組教學,約五人一組,種智不通教學完,各組自我檢討,細節領悟不出來可上網找資料。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身心健康,不要有負面思想都可練。
評鑑方式 可從學員練出來的氣場嘹解,推出來的氣敏銳度測各種不同樹的頻率震動波。
參考書目 養生開智功法,本人出版可免費提供閱讀。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自由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1. 講解養生開智功法–人體結構之變化,如何起動656條骨骼肌及206塊骨頭都動起來。 2. 動功:練羅漢樁(頓悟漸修),及馬步站樁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覺醒。 3. 討論心得 人體細胞約60~100兆,粒線體約0~10.000顆,如何讓它都動起來,微動(慢工出細活)又不耗能量,在緊張的時候全身繃緊,五秒內繃緊一次,極速放鬆就能達到。一緊一鬆把骨骼肌與骨骼都動起來,血液循環都動起來,新陳代謝就不會出問題。
第2週 1. 生物能醫學對身體結構之影響力,如何應對。 2. 動功:練熱身功第一式搖膀子,第二式摩肩,第三式貓洗臉。 3. 「複習羅漢樁及馬步站樁加練收功,把外放的氣收回來 羅漢樁是用單腳站立,腦分左右腦交叉運用。左右腦平衡肢體就能達到平衡。情感能穩定就不容易發怒。馬步站樁站穩就能達到全身微震盪血液流動是全面的。
第3週 1. 訓練呼吸法,呼吸時自主性的(自律神經掌控)如何能自發性,不是用意念控制。 2. 動功:練第四式恨天無環,練第五式野馬奔槽,第六式扁擔。另加〈馬步站樁〉站法之技巧。 3. 所練過都要複習,找出練功的盲點,提出來解決。及練收功。 呼吸要分二次呼吸才能達到深層呼吸,每五秒要深呼吸一次,這才是技巧。熱身功很細,每五秒全身要動一次,不同姿勢動到更細的組織纖維。
第4週 1. 人體十二條經脈:正經、皮部、經筋之分部 2. 動功:練第七式搓草繩,第八式烏牛擺頭第九式磨豆腐。 3. 練板指如何對應。把經脈打通。 4. 所練過都要複習,用心去體會找出練功的盲點,提出來解決。及練收功。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都經過五臟六腑把能量釋放出來,氣能釋放出來,不好的氣就會跑出來,把好的能量留在體內保護身體。
第5週 1. 粒線體與老化 2. 動工:練雙臂攬月,大鵬展翅,抱氣柱,膝蓋要伸直把骨髓內基本能量拉出來跟練出來的氣結合。 3. 以上功法熟練,身體會很敏銳,身上無形的電磁波能感應出來。及練收功。 粒線體常態約1.500至3.500顆,愈健康含量愈高,粒線體屬人體小型發電機,專門輸送氧氣,含氧愈高身體愈健康。
第6週 一、酮體作用 二、動工:練拉氣柱,彩球,練導氣法及消磁法導氣法(消磁法),用微觀世界看人是個小宇宙,小太極,要保護 好,身體被干擾的機率降低,養生防老就能達到。 三、以上功法熟練,身體會很敏銳,身上無形的電磁波能感應出來。及練收功。 酮體是在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或禁食期間由肝臟產生的有機化合物,對身體健康有多種好處。 這些好處包括促進減重、增強認知功能、改善能量和運動表現,以及平衡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這些好處包括促進減重、增強認知功能、改善能量和運動表現,以及平衡血糖和胰島素水平。
第7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8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9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0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1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2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3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4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5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6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7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第18週 課程結束 課程結束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