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重埔飲食文化餐訪團(6週)
課程編號:1142M10333CE
課程期別:2025年暑期班
課程週期:2025-07-14 ~ 2025-08-23
課程類別 | 社團性 |
---|---|
課程屬性 | 社區總體營造,地方學 |
課程學程 | 生活應用 |
課程名稱 | (暑期)三重埔飲食文化餐訪團(6週) | 主辦單位 | 三重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行動教室群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 2:00 pm~4:3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720元
學分費用 | 0 元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冷氣費 | 150 元 |
六週保險費 | 70 元 |
保證金 | 5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課程講師 | 王昱凱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三重埔飲食文化餐訪團」廣邀對在地文史、飲食文化有興趣者一同加入,共學共好,藉不同背景、不同身分、不同世代之人士參與、交流,激盪出對三重多元文化視角的觀點,最後,我們會將相關成果歸納整理至單位既有之「三蘆線上博物館」網站平臺以供保存、閱覽以及後續加值運用,希望地方的一點一滴都留有咱的故事與足跡。 本課程聚焦「提升社區認同」與「地方文史保存」兩部分,提升社區認同之部分,其一為吸引、鼓勵社區群眾走入地方,藉地方飲食文化探索以不同角度親身體驗社區文化面貌,其二,透過走讀、訪談與分享討論,進一步認識社區文化並加深對社區之認同感:地方文史保存則透過分享交流、口訪徵集、補述紀錄來補足相關之文獻史料,並持續推廣之。 本次課程亦邀請到走讀經驗豐富、敘事渲染力強,以自身成長經驗結合多年深入社區尋找並記錄〝隱〞食的資深前輩,同時也在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地方移民飲食」研究中的–「麥斯阿哥」老師前來與大家交流與分享,並與大家一同走入大三重熟悉的大街小巷,挖掘我們平時不曾注意到的故事與寶藏! 透過介紹與深入街區探訪,除可認識三重經典飲食文化、相關店家外,亦透過【飲食x歷史x地方文化】之串接與轉譯,由吃喝飲食為主軸連結大時代環境脈絡下的家鄉味。 預計產出成果: (1).三重埔報報–社區報文章徵集(3-5篇) (2).公民記者報導內文(3-5則) (3).三大主題交流回饋(3-5則) (4).餐訪團食記紀實(照片+影片) (5).主題路線+各路線店家介紹(後會陸續彙整並製成QR Code) *本門課程為免學分費課程,將酌收500元保證金+100元場地費,保證金需參與至少5堂課後無息退還。 *本門課程含三場校外教學,學員「必須」投保學員團體意外險70元。(因系統問題,列入課程費用當中收取) *室內課程於新北市三重區義天宮2F場地辦理(新北市三重區車路頭街150號) |
課程宗旨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本課程藉投影片介紹、文獻資料蒐集、參與觀察、田調觀察等方式進行。 規劃三個代表區域實施訪查記錄,每區域兩週各一堂課。 安排第一周為該區域的概論與介紹,於課堂上互動交流地方的飲食記憶與故事,並列出、探討現今還在營業超過30年老店的訪查名單。 第二週實地訪查店攤,先擬出問題給受訪者準備,並於訪查中鼓勵每位學員提問。店家如願意示範其中環節更佳。學員和參與者可藉文字、攝影甚至圖解錄影的方式採錄地方飲食文化資料。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條件不拘 歡迎對三重聚落歷史與飲食文化有興趣,並有文字攝影紀錄的意願 |
評鑑方式 | |
參考書目 |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1、手機攝錄影 2、筆、筆記本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被區隔的邊界地帶-裏裏三重(概論) | 三重區與蘆洲區在1947年前原同為「鷺州鄉」。此地帶生活圈、經濟活動和信仰中心較重疊,以分子尾與溪美大排和蘆洲作為分界,住宅密度極高,也鄰近河對岸社子地區,藉由重陽大橋連通,形成日常通勤交流的生活景緻。區域内有碧華布街有佛寺,也受到老廟湧蓮寺祭祀活動的影響。並尚存不少家還在營業的成衣週邊工廠商鋪,散發著「裏裏三重」的神秘魅力,聚落巷弄小吃店林立,日夜四季人間煙火味旺盛,更有獨特的常民飲食的風景。 |
第2週 | 被區隔的邊界地帶-裏裏三重(訪調) | 依行前聯繫與規劃路線由講師帶領大家 進行實地訪查尋味記錄 (約2.5小時) ※依實際聯繫狀況名單會做彈性調整※ |
第3週 | 從分裂到新生疆域-內西三重(概論) | 要說本區概念是被公共設施切開來畸零地也不為過,原佔地廣闊,菜園農地遍佈,包括後菜寮、後埔仔、頂崁與二重埔連成一氣。而中興橋接西門町、中山高跨越五股,為解決洪泛問題,鑿通二重疏洪道,架重新橋、闢忠孝橋直通新莊;甚至有新北大橋經過,接著捷運開通及大型商場建立,遊客趨之若鶩大都會公園;如今從乏人問津的空地成為豪宅水岸第一排,本區有「黑色聚落產業街」,亦有早年富足的有街,憑空出世熱炒街,靜謐低調卻耐人尋味 |
第4週 | 從分裂到新生疆域-內西三重(訪調) | 依行前聯繫與規劃路線由講師帶領大家 進行實地訪查尋味記錄 (約2.5小時) ※依實際聯繫狀況名單會做彈性調整※ |
第5週 | 產業與信仰的交疊-外西三重(概論) | 二重埔比三重埔還早開發,與頭前莊習習相關,最早成立的頂崁工業區也在此處。藉縱貫線一省道,連接著新莊,將中南部青壯人口送上北部打拼討生活。熱鬧的三重大拜拜流水席,亦為本地古廟「先嗇宮」主辦。這裡是工業地帶、信仰中心、亦是交通動脈銜接樞紐。當時民生輕工業大廠鼎立,在地人外來客五湖四海匯聚在此,形成「工廠貨運風格美食」。不久將來即轉為新北市第二行政中心。20多年前風光一時「湯城廣場」等著我們去探訪。 |
第6週 | 產業與信仰的交疊-外西三重(訪調) | 依行前聯繫與規劃路線由講師帶領大家 進行實地訪查尋味記錄 (約2.5小時) ※依實際聯繫狀況名單會做彈性調整※ |
第7週 | 無 | 無 |
第8週 | 無 | 無 |
第9週 | 無 | 無 |
第10週 | 無 | 無 |
第11週 | 無 | 無 |
第12週 | 無 | 無 |
第13週 | 無 | 無 |
第14週 | 無 | 無 |
第15週 | 無 | 無 |
第16週 | 無 | 無 |
第17週 | 無 | 無 |
第18週 | 無 |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