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可食地景工作坊

課程編號:1141B010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6 ~ 2025-07-05
課程類別 自然類
課程屬性 社區總體營造
課程學程 環境生態
課程名稱 可食地景工作坊
主辦單位 三鶯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中園國小
上課時間 星期四 1:30 pm~4:00 pm
課程狀態 開課中
備註

總價:6000元


學分費用 3000 元
雜費費用 30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課程講師 謝美玲
講師簡歷
課程簡介 認識可食地景: 學習可食地景的定義、功能和效益,以及其與傳統園藝和農業的差異。 設計與規劃: 學習可食地景的設計原則和規劃方法,包括植物選擇、空間配置、生態考量等。 實作與維護: 學習可食地景的建置和維護技巧,包括土壤改良、作物配置方式、整合性病蟲害防治法等。 永續發展: 學習將永續發展的概念融入可食地景的設計和管理中,例如節水、堆肥、生物多樣性、永續土壤維護秩序等。 社區參與: 學習如何透過可食地景促進社區參與和互動,例如共同 gardening、食物分享等。
課程宗旨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評鑑方式
參考書目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相見歡/園圃認識 課程、工具名稱介紹與用途 認識季節作物的身影與果實 澆水注意 有機/友善與慣行農法種植區別
第2週 整土與堆肥 青草與落葉的遊戲/堆肥實做 讓天然的回歸自然/無塑生活 園圃整土與預備種植
第3週 播種育苗 當季作物與幼苗介紹 種子的各種風貌、播種育苗
第4週 開始種菜了 互利共生不用藥的種植技術
第5週 種菜續集 忌避共伴作物搭配法
第6週 播種與育苗 認識種子與保存 秋冬作物播種實做 無性繁殖/香草阡插 短期葉菜類採收
第7週 香草與蜜源作物認識 與種植 授粉為何事?誰做做此事 認識香草作物 大家來泡香草茶
第8週 食物安全與健康 3 章 1Q、有機/友善種植
第9週 公民論壇參與週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第10週 園圃日常照顧與採收 維持地景採收法 日常照顧事項 採後加工/泡菜製作
第11週 耕作與生態環境 生態池的功能 水生可食作物/ 認識蜜源花卉
第12週 作物病蟲害 天敵棲息地 食物森林 採收與園圃整理/堆肥
第13週 日常照護 園圃整理、基肥施作、覆蓋
第14週 一年/多年生作物種植 作物種類 果樹種植法
第15週 攀籐作物 作物種類 種植與照護法 棚架搭建
第16週 園圃內香草的應用 萵苣的園圃到餐桌 天然香草防蚊液製作 園圃內各式萵苣認識 分區雜草管理與作物採收 食用前清洗與脫水 SOP 品嚐萵苣的多元食用方式
第17週 農作與環境保護 學期課程總複習 食物里程與在地種植消費 各種作物、種植技巧複習 生態維護 品嚐收成食物的美
第18週 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