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鳥類的生態與認識走讀

課程編號:1141D016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3 ~ 2025-07-07
課程類別 自然類
課程屬性 環境永續,生命教育,山野教育,本土語文
課程學程 環境生態
課程名稱 鳥類的生態與認識走讀
主辦單位 三鶯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三峽國中
上課時間 星期一 9:00 am~11:30 am
課程狀態 開課中
備註

總價:3000元


學分費用 3000 元
雜費費用 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無,,無
課程講師 何一先
講師簡歷 ● 1992-08-02~1995-12-31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鳥類繫放中心 專員 臺北市 統籌處理臺灣地區鳥類繫放研究工作之所關行政作業>> ● 1995-03-01~1997-12-31 國立師範大學生態實驗室 專案研究助理 臺北市 協助兩棲生態學者呂光洋老師相關研究行政及野外調查工作>> ● 2001-09-01~2009-05-31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研究保育專員 臺北市 承接政府、學者及其他機關委託之鳥類研究調查計畫,相關行政、研究調查、撰寫報告等事宜。>> ● 2009-
課程簡介 認識及探索大自然有許多的方法及途徑,鳥類是其中較受人關注的生物,其活潑的行為、多樣化的面貌,再再吸引了眾人的眼光。本課程的設計重點,不在於個別鳥類的認識與鑑定,而是先由鳥類生態介紹講起,輔以認識鳥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本學期以介紹濕地環境為主。再藉由現地參訪北縣市現已建構的濕地環境,實際觀察濕地環境之中,鳥類的行為、習性與環境的互動。最後討論到生態環境所遭受到的威脅,對於生活其中的『鳥』及『人』所造成的影響。
課程宗旨 1、認識何謂鳥類,對鳥類有基本認識。 2、了解或能辨識台灣50種鳥類。 3、了解生態環境中,鳥類的重要性。 4、了解鳥類在生態環境中的層級或位階。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1、5堂室內課,介紹鳥類基本概念及相關生態課程。 2、13堂戶外觀察走讀課程。 3、隨堂小測驗,及鳥類影片欣賞。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對自然生態及鳥類有興趣或想辨識台灣鳥類者,皆歡迎。
評鑑方式 隨堂小測驗佔20%。
參考書目 1、遇見臺灣180-臺灣常見野鳥圖鑑-何一先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2、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蕭木吉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1、自備望遠鏡最佳。(若無,課程進行中,會介紹) 2、自備鳥類圖鑑。(如無,課程進行中,會介紹)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何謂鳥類 (室內課) 鳥類的基本認識、概述與課程介紹
第2週 台灣鳥類的生態環境 (室內課) 從低海拔到中高海拔的主要及常見鳥類介紹
第3週 三峽河-下游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民生街81號康是美 三峽橋至三峽大橋下游河段,探訪此區域範圍內流域中的鳥類生態
第4週 三峽河-中游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民生街81號康是美 三峽河(三峽橋至長福橋上游),此段流域正在進行長福橋改建工程,以往的鳥類相相當豐富,探訪工程改建對鳥類的影響。
第5週 橫溪地區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成福國小校門口 探訪成福國小週邊山區的森林性鳥類
第6週 詩詞文化中的鳥類故事 (室內課) 古人是如何看待及理解鳥類
第7週 觀音山觀鷹群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捷運蘆洲站 探訪觀音山猛禽館及春季過境猛禽
第8週 三峽燕科繁殖觀察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 民生街81號康是美 探訪春季夏候鳥家燕的繁殖生態
第9週 公民論壇參與週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第10週 鳥類生存大挑戰(室內課) 全球性與地方性保育議題探討。
第11週 台灣大學校園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 台灣大學羅斯福路正門口 探訪校園內的鳥類生活
第12週 城林橋濕地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 捷運土城站 探訪大漢溪流域的人工溼地之旅-1
第13週 新海濕地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 捷運新埔站 探訪大漢溪流域的人工溼地之旅-2
第14週 鳥類的繁殖行為(室內課) 鳥類的繁殖行為相當多樣及有趣,介紹因應不同的環境的狀況,所展現多樣化的繁殖行為。
第15週 樹林鹿角溪濕地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南樹林火車站 探訪大漢溪流域的人工溼地之旅-3
第16週 學習成效檢驗(室內課) 鳥類影片欣賞
第17週 三峽滿月圓 集合時間: 08:30 集合地點: 共乘前往 探訪三峽最具代表性的森林遊樂區,溪澗鳥及陸棲鳥類一次滿足。
第18週 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