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帶著畫筆去旅行(水墨)

課程編號:B41A002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3 ~ 2025-06-23
課程類別 人文類
課程屬性 美感教育,傳統藝術,家庭教育,地方學
課程學程 美術工藝
課程名稱 帶著畫筆去旅行(水墨)
主辦單位 蘆荻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鷺江國小
上課時間 星期一 7:00 pm~9:40 pm
課程狀態 未開課
備註

總價:3250元


學分費用 3000 元
雜費費用 25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課程講師 何淑貞
講師簡歷
課程簡介 1.透過在社區參訪的故事引導及另類思考,以放大鏡來深入觀察和轉化,水墨寫生不再是單純的寫實,而是勇敢的下筆,玩咖啡、玩膠彩、DIY上板框、裱褙、版畫應用等等。 2.大膽的走向現代水墨的超現實、後現代、普普藝術、科幻等等的夢境、幻境與造境,找出個人創作的特色和魅力,讓水墨從傳統出發,顛覆了更大的可能,水墨也可以很生活、很現代,也可以很浪漫。 3.著重思考和心靈感受的自由創作,在作品裡面找到創作的魔法,從傳統出發引領新思維。
課程宗旨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評鑑方式
參考書目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本週將從個人符號及代表圖騰的建立,引導學員們在社區找到自我特色,從而投入創作的靈感。
第2週 用放大鏡在巷弄裡找尋珍貴的鏡頭,透過自創的筆刷來呈現線條之美,並應用點、線、面的概念來構圖及透過線質的多樣化來傳達物體的特色,從寫實、寫意到傳神。
第3週 從拓、皴、擦與點、描的技法提升,讓技法和複合媒材的結合產生創作的靈感,從基礎培養技能升級的方法,使得在創作方面有更多的素材應用。
第4週 構圖的要件與取景練習,從觀察、裁切、主體切入強度及經營位置,將畫面的結構完整呈現,並發揮現場寫生入畫的即興創作思考。
第5週 從建築、石頭、點景等的各種角度的觀察,以九大皴法來探討表現石階的肌理和結構,從勾勒、輪廓、點、線、面、染、潑、染等等的基本技法,進而延伸表現物體的頓挫曲折及樣貌再現可能。
第6週 從小瀑布、滾石與步道的景致和搭配遠方雲霧等等表現技法的分析,以各種狀態來表現形狀的脈絡、紋路、質地、陰陽、向背、凹凸,慢慢形成的皴擦筆法多元應用法則,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景。
第7週 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分析,形式、技法與符號,來瞭解作品構成的要素和特色,邀請學員一同來討論集思廣益,如何從蒐集資料,透過整合慢慢形成有個人特色的作品。
第8週 從藝術流派、技法提升、圖像研究、符號分析,延伸至作品構思來源擬定「自我特色」創作目標。學員從臨摹作品的演練及操作解說,如何將藝術形式的轉化及聯想,更豐富作品的語彙及個人辨識度。
第9週 學員透過社區參訪與觀察、拆解、解構、重組及視覺轉換研究,探討當代水墨的可能性,延伸至創作的精神,從「寫景」、「寫意」,然後到「傳神」。
第10週 中式建築的精隨及特色,幾何圖形原理的發想與延伸創作演練。
第11週 東方傳統顏色之豐富多彩、傳統顏色的描述和基礎知識,如何透過水墨的技法展現古典顏色的魅力,水墨色彩的搭配和色彩意象,從自然倫理與哲學、心理等感受古樸韻味的文化象徵。透過配色技巧及色彩研究,讓作品的色彩印象達到千姿百態美的感受。
第12週 學員透過精準的調色技法,模擬藝術家的調色盤,演練出東方色彩古樸的色調,並應用在巷弄建築物的色系整理。
第13週 透過淺絳山水技法的皴法、上色、混墨、混色和步驟的延伸功能,讓學員們親自體驗作品創作的流程與方法。
第14週 從構圖、創意及延伸思考,蒐集資料、擬定創作計畫,實現在作品的手創步驟當中。
第15週 運用線質的運筆及構圖完稿,將作品的黑白效果及立體肌理操作完成。
第16週 運用撞色、撞粉、撞色的技法,薄中取厚,將作品上色的技法提升至溫潤雅致,歷久彌新,從傳統出發,進入當代水墨的新意象。
第17週 作品整理及實作評量,在展示過程當中,相互學習、討論展示細節及展現作品描述的可能性。
第18週 課程已結束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