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山近水健康行
課程編號:life11412033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2-17 ~ 2025-06-15
課程類別 | 自然類 |
---|---|
課程屬性 | 環境永續,山野教育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親山近水健康行 | 主辦單位 | 林口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林口高中校本部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 9:00 am~11:50 a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300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課程講師 | 蔡源彬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全世界很少地方像台灣,在如此小的面積上卻有著如此大的生態變化。這塊土地上有豐富的自然地景與人文景致,值得我們珍視與自信。當我們走在綠道之上,看到的不僅是步道之美,還有更多對環境對生態的認識和感動。本課程透過學有專精的講師,以熱心陪伴、專題講授、戶外走讀、生態觀察紀錄及實地體驗等多重途徑進行戶外踏查及生態健行,讓學員從山林植物帶來的五感療癒力(看、聞、聽、味、觸),獲得喜悅與啟發,強化自身體力和免疫力,把尊重自然的思惟放進生活的每一步履,深入認識自然生態環境及生物的特性。除了親山近水飽覽生態,本課程強調健康行走,將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如何防患毒蛾、虎頭蜂、恙蟲、荔枝椿象、毒蛇等的攻擊,融入實地走讀中,為了增加免疫力、強化身心靈療癒功效,每次課的行走路程設定在4~8公里左右,換成步數都在10000步起跳。 |
課程宗旨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
人數限制 | 32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凡是對健康旅行、登山健行、自然生態、踏查走讀感興趣者,皆適合報名本課程。因係戶外踏查、實地走讀之課程,學員要有起碼的腳力,凡不良於行、膝關節退化或罹患腳底筋膜炎者,以及對於自然生態、登山健行不感興趣之學員,不宜報名參加本課程。為了順利到達健康行的集合地點,特別提醒早上7點左右就必須搭車或共乘出發,以上未能配合者,均不宜報名參加本課程。 |
評鑑方式 | 1.上課出席率(占40%):通常第15週舊生續報(團報),累計1~14週(含公民週在內),請假或缺席總和超過三分之一以上,亦即超過5週次(含),則喪失續報(團報)資格。 2.上課參與度(占30%):上課過程中究竟是專心致志或敷衍了事。 3.分組活動(成果展)執行度(占30%):分組活動(成果展)的執行是否用心賣力。 |
參考書目 |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有緣千里來相見--相見歡(開課日,室內課) | 學員自我介紹、交通指南或共乘車輛分配、課程介紹、基本配備的健行裝備認識以及健康行走步道應該注意的事項、步道上的生態精華分享等。 |
第2週 | 桃園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太極宮步道+福頭山秘境步道 |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原本屬於大檜溪地區農村聚落,依傍山林,自古開墾水梯田,一池水、一畝田,養活了世世代代。後來沒落,如今重現水梯田,拉近人們與農村的距離。由於生態豐富景觀佳,親子同遊探溜索,成為超人氣公園。福頭山步道位於大檜溪山頂;是鮮少人知道的世外桃源秘境;山並不高坡度也不大,秘境步道輕鬆易走;草地上、灌木叢裏經常有知名或不知名的昆蟲,總是會給人驚豔的喜悅!桃園福頭山約250公尺,有住都局048基石。 |
第3週 | 陽峰古道北段暨草山水道第一水源(滾水頭)探訪 | 陽峰古道北段(湖田國小步道、猴崁古道接猴崁水圳道),由草山水道滾水頭(全台灣第一個設置自來水水管橋的水道系統),上行青春嶺,小巧幽靜的古道,有著草山水道系統(主要基於工學博士佐野藤次郎的設計)古董級的水管、隘門、續水井等等,上登玉瀧谷,下行青春嶺步道回花鐘。 |
第4週 | 陽峰古道南段,再連走雙瀑及湖山秘境環狀步道 | 陽峰古道是清朝時天母、北投通往竹子湖的舊路,從泉源路鼎筆橋的寶山招待所至陽明公園,沿途綠蔭蔽天,生態豐富,坡度平緩~曹家頂坪櫻田、湖山秘境環狀步道,一次將「杜鵑茶花園」、「40砲陣地」、「晚霞平台」、「風動石平台」及「湖底聚落」等特色景點串聯在一起,成為遠離都市紛擾的一塊山林秘境。 |
第5週 | 魚路古道南段:絹絲步道、絹絲瀑布至冷水坑、再連走冷擎步道 | 山豬湖水圳路蜿蜒而行,沿途綠蔭盎然、適合悠閒健行,絹絲瀑布雪白如絹絲十分秀氣。後半段雞心崙平台、冷水坑生態池、菁山吊橋至冷水坑,再走冷擎步道(沿途景色怡人,有優美的落羽松、菁山吊橋、蓊鬱森林,穿越大草原後,還能看見成群的牛兒),最終出擎天崗。 |
第6週 | 流水淙淙的坪頂古圳環狀步道→清風亭→大崎頭步道 | 坪頂古圳步道經田尾仔橋至登峰圳步道,再經桃仔腳橋、陶然亭至坪頂新圳,再經拓印亭至大崎頭步道觀賞春日梯田之美,欣賞步道旁開的小花及梯田佈滿名叫「滿江紅」的蕨類,遠山層疊,竹林夾道、林木蒼鬱。 |
第7週 | 魚路古道北段:金包里大路(城門~八煙段)縱走 | 昔日金山至士林間的交通捷徑,也是居民運送魚貨、茶葉及硫磺的等的聯絡通道。擁有百年歷史、人文、自然景觀兼具的陽明山傳奇古道:自擎天崗出發,經金包里大路城門進入魚路古道北段至八煙聚落段。古道有豐富的人文遺跡,又處在密林溪流間,走來相當舒適快意。 |
第8週 | 室內課 | 前7週課程整理分享及植物開花的奧秘(Part 3) |
第9週 | 多元學習公共參與週 | 本週停課,但學員需參加學校排定的多元學習公共參與週課程至少一次。 |
第10週 | 內溝溪、內溝山暨兩湖(翠湖、金龍湖)連走內溝山北峰+鷲學大縱走 |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為「東湖之寶」、內溝溪發源自五指山麓,向下注入基隆河。由真武山健行步道登油桐嶺、內溝山(137公尺,又名大尖坪山),探訪翠湖(昔日北港二坑採礦造成的堰塞湖)後,經內溝山北峰(130公尺)、鷲學縱走(老鷲尖193公尺、老鷲尖南峰155公尺、三僑連走、青蛙石及學頭坡山95公尺),最後出金龍湖(雙北第一大湖泊)。 |
第11週 | 台北大縱走第4段之雙溪溝古道 | 雙溪溝古道上梅花山,潺潺溪水流不停,一路走在樹蔭林間裡。巨岩展望點風景佳,吹著涼風、眺望七星山、大屯山、大台北盆地映入眼簾...,很適合放空...。拋下煩憂聽山泉,內雙溪支流溯源,巨石觀景台眺望內雙溪溝谷,梅花溪畔野餐。 |
第12週 | 清風尋幽會擎天:瑪礁古道、新圳頭山連走內雙溪古道 | 清風亭(瑪礁古道入口)、瑪礁山(新圳頭山)(基點550公尺)、野溪小瀑、水管,連走清幽雅緻的內雙溪古道(沿著內雙溪上游的坪林坑溪和紅樟湖溪兩側蜿蜒而行,古道忽在右岸,忽在左岸,有如蛇形並數度越溪,每個越溪地點,都有綠林清淙,皆是幽雅的桃花源之境)最終出擎天崗,故稱「清風尋幽會擎天」。 |
第13週 | 菁山半嶺踏青去:半嶺聚落、溪山百年古圳、平菁步道、鵝尾山水梯田、平溪步道環形健康行 | 清朝先民即闢圳引水灌溉梯田,後因作物轉型,古圳日漸荒廢,但仍保存濃厚的農村風貌,自然樸實,水圳源頭「巡水路」取水處(菁礐溪)、跳石步道、平菁步道。都市中難得一見的一片鵝尾山水梯田是由日治時期開鑿的登峰圳做為灌溉水源,以稻浪棧橋為意象,最後再接上平溪步道(平菁街到外雙溪),現名:鵝尾山礁坑橋步道。 |
第14週 | 苗栗南庄 神仙谷步道(搭遊覽車前往的課程) | 位於苗栗南庄的神仙谷,是由鹿湖溪、鹿場溪、風美溪三條溪流匯流切割而成的峽谷地形,電影「賽德克‧巴萊」曾在這邊拍攝取景,壯闊峽谷景觀及飛瀑傾瀉而下的景緻,有如萬馬奔騰,讓人十分震撼!順著步道下至溪谷,欣賞巨石錯落,溪水奔流,險峻峭壁,青翠層疊,站在神仙谷吊橋上可飽覽神仙谷美景。 |
第15週 | 搭火車走讀地理/基隆暖暖行 | 暖暖老街名為「暖暖街景」的瓷磚畫拼磚、老街區訴說昔日的礦業風華、暖暖秘境~沒有白蛇、法海的金山寺、探尋清法戰爭的壕溝遺址、造訪最有名的古蹟「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四方紅磚牆x水藍色拱窗)、西勢水庫、全台唯一雙生土地公廟、暖暖親水公園及藍色親水吊橋等。 |
第16週 | 新竹 十八尖山步道 尋幽去 | 十八尖山步道是由十八座高約百公尺的山頭所構成的丘陵地帶,因早年曾經封山,故山區內仍保有原始的天然樹林,像是嵌在新竹市邊上的綠肺。赤土崎庄(清領)、新竹水道及量水器室、天然瓦斯研究所(工研院的前生)、國家重力基準站的設置、「市竹3-1」公路曾是全台灣難得一見的「人行公路」、森林公園規劃與石觀音(屬於「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等。 |
第17週 | 室內課 | 10~16週課程整理分享及植物開花的奧秘(Part 4) |
第18週 | 林口社大成果展 | 本週停課,但學員需參加社大校內成果展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