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之美:攝影賞析與手機應用
課程編號:242N01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11 ~ 2025-07-15
課程類別 | 生活藝能性 |
---|---|
課程屬性 | 科技學習,美感教育 |
課程學程 | 影像視覺 |
課程名稱 | 瞬間之美:攝影賞析與手機應用 | 主辦單位 | 永和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福和國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 7:00 pm~9:50 pm | 課程狀態 | 未開課 | 備註 |
總價:310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1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 |
課程講師 | 郭盈秀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1. 這套課程設計讓學員逐步掌握攝影技術,並結合攝影作品賞析,學習攝影大師的作品來增強對構圖、光影、色彩的理解與應用,並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提升實際拍攝能力。 2. 透過手機攝影,紀錄自己所感所見,說出自己的故事,重新認識自己,與所身處的場域與環境、社區等。 3. 為暸解學員程度與上課期許,敬請填寫課前問卷:https://forms.gle/ZfTBvu61zMf1cDp99 |
課程宗旨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1. 理論講解:課堂將介紹不同的藝術創作計畫、攝影理論及技術,涵蓋構圖、光影、色彩等基本要素。 2. 作品賞析:透過欣賞著名攝影師的作品,分析其技術及創作理念,激發學生的創意。 3. 實作練習:定期安排攝影任務,讓學生實際操作,並進行拍攝。 4. 手機攝影:講授如何用手機進行創作,包括攝影App的應用與編輯技巧。 5. 作品分享與共學:定期進行課堂討論,請學生分組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師與同學給予回饋與建議。 6. 期末作品呈現:學生根據課堂學習,逐步創作個人攝影作品,階段與期末展示。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本課程適合對攝影有興趣的學員,皆可以參與。 |
評鑑方式 | 1. 出席率 30% 2. 課程參與與互動 40% 3. 實作作品 30% |
參考書目 | 1. 書名:《觀看的方式》,出版社:麥田,作者:約翰伯格 2. 書名:《論攝影》,出版社:麥田,作者:蘇珊·桑塔格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本課程利用智慧型手機攝影功能,主要以Android(如HTC, ASUS, Sony, Samsung)或iPhone為教學對象。請學員自備前述手機,上課前自行確認手機電量,以利學習與操作。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03/11課程介紹 | 1. 攝影入門與構圖概念:介紹攝影基礎、構圖與攝影史初探。 2. 介紹攝影師:(1)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決定性瞬間」及經典構圖 (2) 安妮·萊博維茲(Annie Leibovitz) 3. 學期目標。 |
第2週 | 03/18光影運用 | 1. 光影運用:探討光線的影響。 2. 介紹攝影師:(1) 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及其黑白風景攝影作品中的光影處理 (2) 陳敬寶 |
第3週 | 03/25街頭攝影中的女性視角 | 1. 街頭攝影中的女性視角:探討如何透過街拍捕捉城市生活中的情感和故事,並以女性視角觀察和記錄日常生活。 2. 介紹攝影師:(1)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以低調的視角捕捉美國城市生活中的細膩瞬間,並以獨特的視角呈現日常。 (2) 海倫·李維特(Helen Levitt) |
第4週 | 04/01手機攝影技術 I | 1. 手機攝影技術 I:App應用:介紹手機攝影App(Snapseed),實作簡單編輯。 2. 討論作品:世界最佳手機攝影作品。 |
第5週 | 04/08拍攝角度與視角 | 1. 拍攝角度與視角:如何改變視角和角度來創造獨特影像。 2. 介紹攝影師:(1) 阿爾弗雷德·施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其創新的視角與構圖 (2) 朵拉·瑪爾(Dora Maar) |
第6週 | 04/15色彩與情感 | 1. 色彩與情感:色彩在攝影中的角色及其影響力。 2. 介紹攝影師:(1) 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及其《阿富汗少女》色彩應用 (2) 瑪蒂娜·弗蘭克(Martine Franck) |
第7週 | 04/22主題故事攝影 | 1. 主題故事攝影:創作故事性系列作品,探索主題性攝影創作。 2. 介紹攝影師:(1) 尼古拉斯·尼克松(Nicholas Nixon)的《布朗姐妹》系列 (2) 比爾·康寧漢(Bill Cunningham) |
第8週 | 04/29攝影的動態性 | 1. 動態攝影:學習如何拍攝動態畫面,增添畫面故事性。 2. 介紹攝影師:(1) 艾略特·歐威特(Elliott Erwitt)(2)馬里克·西德貝(Malick Sidibé) |
第9週 | 05/06手機攝影技術 II | 1. 手機攝影技術 II:進階編輯:進一步介紹手機編輯App,強化照片後製技巧。 2. 討論作品:世界最佳手機攝影作品。 |
第10週 | 05/13街頭攝影 | 1. 街頭攝影與社區紀實:街拍技巧和社區記錄,捕捉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間。 2. 介紹攝影師:(1) 阮義忠 (2) 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 |
第11週 | 05/20抽象與意象攝影 | 1. 抽象與意象攝影:學習如何利用構圖、色彩和光影來創造抽象或意象風格的作品,激發學員的創造力並挑戰傳統攝影框架。 2. 介紹攝影師:(1) 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將日常物品轉化為抽象藝術的獨特視角 (2) 曼·雷(Man Ray) |
第12週 | 5/25(日)公共參與日:雙和健走 | 5/25(日)公共參與日:雙和健走 |
第13週 | 05/27進階構圖 | 1. 構圖進階:探索三分法、黃金分割、對角線構圖的應用。 2. 介紹攝影師:(1) 張照堂的構圖與視覺風格 (2) 賴瑞·巴瑞爾(Larry Burrows) |
第14週 | 06/03手機攝影技術 III | 1. 手機攝影技術 III:進階編輯:進一步介紹手機編輯App,強化照片後製技巧。 2. 討論作品:世界最佳手機攝影作品。 |
第15週 | 06/10情境攝影 | 1. 情境攝影:情境攝影與紀實風格,捕捉瞬間的情緒和故事。 2. 介紹攝影師:(1) 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2) 愛蓮娜·菲謝爾(Ellen von Unwerth) |
第16週 | 06/17作品回顧分享 | 每位學員帶上自己過去幾週拍攝的作品進行展示與回饋。 |
第17週 | 06/24期末展覽與評鑑 | 總結學習成果,展示並互相評鑑作品,總結攝影技巧與創意。 |
第18週 | 公共論壇 / 講師共學 | 社大學員每學期至少選擇一場公共論壇參加,請事先於社大官網進行網路報名。講師則於學期第18週進行共學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