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面面觀
課程編號:242C05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13 ~ 2025-07-17
課程類別 | 自然類 |
---|---|
課程屬性 | 美感教育,環境永續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生態面面觀 | 主辦單位 | 永和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福和國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 7:00 pm~9:50 pm | 課程狀態 | 開課中 | 備註 |
總價:310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1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 |
課程講師 | 黃瀚嶢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前身為《走入荒野,看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面面觀》課程,已進入第二十學期。本課程以生態學為主軸,延伸出各種討論面向。繼上學期探討無魅力但深刻影響環境的生態要素之後,本學期將試著聚焦於,在光影混雜的歷史中,逐漸湧現的生態論述。 |
課程宗旨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課堂講述與野外踏查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
評鑑方式 | 出席率與課堂參與度 |
參考書目 | 無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筆記用具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03/13 混雜中的新世界 | 歷史充滿了災難,但為了生存下去,每個物種都會在混雜中找到自己的秩序。 |
第2週 | 03/20 遷徙的台灣史 | 台灣歷史中數次的族群島內大遷徙,深刻影響了當代的生態景觀。 |
第3週 | 03/27 漁港邊的風景 | 在漁港邊被打撈上岸的,是一個個異世界的故事。 |
第4週 | 04/10 當代世界的鳥瞰 | 鳥類讓我們看到了新世界,但當前的觀點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鳥類。 |
第5週 | 04/13 野外課程:五股溼地日間探索 | (日期暫定,於課堂討論) |
第6週 | 04/13 野外課程:五股溼地夜間探索 | (日期暫定,於課堂討論) |
第7週 | 04/17自滅絕中誕生 | 滅絕,這惶惶的威脅,如何創造了當代的保育生物學? |
第8週 | 04/24 地層中的台灣 | 台灣中部地層中的古生物與古文化,建構出了一個失落的台灣生態系。 |
第9週 | 05/01 內海中的台灣 | 台灣西部充滿了海的遺跡,並且持續影響了當代的生態現象。 |
第10週 | 05/10 野外課程:烏來雲仙樂園 | (日期暫定,於課堂討論) |
第11週 | 05/22 復返阿里山 | 阿里山是台灣中高海拔森林探索的起點,也乘載著各式複雜的台灣認同。 |
第12週 | 05/25 公共參與週:雙和健走 | 一起參與社區運動 |
第13週 | 05/29茶園中的台灣 | 茶產業深刻影響著台灣歷史與地理概念,透過茶我們得以接軌世界,也理解自己。 |
第14週 | 06/05 礁岩上的台灣 | 高位珊瑚礁生態不但是高屏一帶重要的景觀,也深刻影響著文化地景。 |
第15週 | 06/12 鼠類與空間 | 似乎總在我們視線之外的鼠類,卻牽動著社會與空間分配。 |
第16週 | 06/19 蚊蟲與空間 | 蚊子的分佈與人類的分佈相互連動,當文化加上了蟲字邊,彷彿打開了一個他者的視角。 |
第17週 | 06/26 課程總結 | 學期總回顧與綜合討論 |
第18週 | 公共論壇 / 講師共學 | 社大學員每學期至少選擇一場公共論壇參加,請事先於社大官網「近期活動與成果 > 公共論壇」進行網路報名。講師則於學期第18週進行共學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