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語詩詞吟唱趣
課程編號:1141A512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7 ~ 2025-07-11
課程類別 | 生活藝能性 |
---|---|
課程屬性 | 美感教育,本土語文 |
課程學程 | 語言文化 |
課程名稱 | 河洛語詩詞吟唱趣 | 主辦單位 | 樹林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樹林國民小學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 7:00 pm~8:50 pm | 課程狀態 | 開課中 | 備註 |
總價:2300元
學分費用 | 2000 元 |
---|---|
雜費費用 | 3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300,,無 |
課程講師 | 傅萬壽 |
---|---|
講師簡歷 | 1996年至2008年: 台灣漢語研究會,台灣吟誦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哲所典雅台語班授課 1996年: 樹農漢文班、板農漢文班,三鶯弦誦社十餘年教學 基督教女青年會、鬯廬漢文班、台北縣文化義工培訓班講師、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縣耆老口述歷史 1988年:李前總統光復節祝詞台語代言人 1986年:主持中視公司台灣節目「思相起」與周荃對談 1985年起每星期在中國廣播公司「早起的聲音」與李季準對談台灣風物民俗諺語 |
課程簡介 | 當前台灣社會多元化發展激盪中,河洛母語逐漸式微。自源性文字語言系統符合發聲原理、雅言。據義構形。學習十五音切音法可貫通河洛話一切音,可依在地腔口切音。學會文讀音與白話音並用,典雅悅耳。學會吟詠增進親情,老少共同所學所為,更有所樂。 |
課程宗旨 | 熟諳河洛話來源,河洛話語流之美妙,應用河洛話雙聲疊韻豐富的詞彙,弦歌詩誦,感受詩情、詩意、詩境、詩趣、品嘗詩味。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教讀,吟唱,解說,全程以河洛話發音,不諳河洛話者再用國語解說。 |
人數限制 | 25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
評鑑方式 | |
參考書目 |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上古音系與韻書概述 | 上古音河洛語,以十五音正切,簡單明瞭。康熙字典有唐韻、集韻、正韻、韻會、廣韻等各種,聲母、韻母,各不相同,辭源、辭海各異。學習者視為畏途。 |
第2週 | 《滕王閣序》吟唱與創作背景 | 滕王閣序吟唱。環座命筆為斯閣,王勃依序垂千古。寫景抒情重交融,古音鏗鏘應吟譜。上聲七麌 |
第3週 | 《滕王閣序》文本解析 | 滕王閣序 解說 |
第4週 | 《赤壁賦》吟唱與藝術特色 | 赤壁賦吟唱。東坡夜遊赤壁,寫景抒情;說理三者巧妙結合,情景交融蘊含哲理;平面文字的欣賞,不及吟唱更具立體感,更是賞心樂事。 |
第5週 | 《赤壁賦》文本解析 | 赤壁賦解說 |
第6週 | 《前出師表》吟唱與語言特點 | 前出師表吟唱。出師表所用語言:駢文、散文相互結合,語勢自然而有節奏感,本文作於公元227年,已隔1797年,以上古音吟誦,其勢更為流暢。 |
第7週 | 《前出師表》文本解析與歷史影響 | 前出師表解說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詩 |
第8週 | 《後出師表》吟唱 | 後出師表吟唱 |
第9週 | 公民素養週 | 本校認列公共活動、講座課程、社區參與等事務 |
第10週 | 《後出師表》文本解析 | 後出師表解說 |
第11週 | 《歸去來辭》吟唱與陶淵明生平 | 歸去來辭吟唱 陶靖節,性高潔 工詩文,不為五斗米折腰,育五子,舒、宣、雍、端、通。總不好紙筆,靖節作詩更體之。 |
第12週 | 《歸去來辭》文本解析 | 歸去來辭解說‧ |
第13週 | 《大學章句序》吟唱 | 大學章句序吟唱‧ |
第14週 | 《大學章句序》文本解析 | 大學章句序解說‧ |
第15週 | 《中庸》「哀公問政」章吟唱 | 中庸哀公問政章吟唱‧ |
第16週 | 《中庸》「哀公問政」章解說 | 中庸哀公問政章解說‧ |
第17週 | 瓊林天文知識吟唱與解說 | 瓊林天文吟唱解說‧ |
第18週 | 成果展 | 依進度及學員意願參與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