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極內功法與十三式太極拳

課程編號:1141C452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6 ~ 2025-07-10
課程類別 生活藝能性
課程屬性 美感教育,交通安全,高齡心理健康,國防教育
課程學程 肢體律動
課程名稱 太極內功法與十三式太極拳
主辦單位 樹林社區大學
上課地點 樹林國民小學
上課時間 星期四 7:00 pm~9:30 pm
課程狀態 開課中
備註

總價:3100元


學分費用 3000 元
雜費費用 100 元
其它費用說明 冷氣費(100元),,無
課程講師 謝錦坤
講師簡歷 2010年第三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 國家選手代表隊四十二式太極拳第二名 2014年第五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 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第一名 2015年台灣盃陳氏太極拳全國錦標賽 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第一名 2016年第六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 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第一名
課程簡介 太極拳是道家文化的思維所產生的一種和諧運動,有著豐富的哲學內涵,藉由太極拳的課程學習,希望能幫助重視養生的太極拳愛好者,透過太極內功法以及拳架的學習,在練拳的時候能夠整合意念、內氣、招式,讓身體得到全方位的鍛鍊,身心獲得健康。
課程宗旨 讓學員們熟悉各個功法以及拳架,在學拳的過程中,期望獲得以下的功效: 形體方面:修正身體結構端正、保持骨骼關節肌肉筋膜的舒展。 氣息方面:促進氣血循環通暢、維持內臟器官機能正常不衰退。 意念方面:修練內心平和、保持情緒穩定、心態平衡、心靈成長。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提供課程所需的相關講義,課堂上會詳細說明招式的內在運作與外形動作的模式,套路的一招一式都由講師實際操作示範、個別指導與反覆練習,由學員演練後再作修正與分享學習心得,務求每位學員能學會每一個招式。
人數限制 25人
選課學員條件 太極內功法與十三式太極拳是基礎課程,除了學習內功法來增強身體素質之外,並練習太極拳套路的身法、步法、手法與呼吸法,讓學員體悟太極拳的招式內涵,所以沒有條件限制,只要您有興趣,無論新生或學過太極拳的朋友們,都歡迎加入學習的行列。
評鑑方式 學員的學習態度、學習成效及學員出席率;務求每位學員經由學習能夠獲得身心健康。
參考書目 https://rikuentaichi.com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穿著寬鬆的衣服褲子以及功夫鞋(或平底鞋)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1週 太極拳介紹/鬆人體九大關節 太極拳門派述說:楊、陳、吳、孫......... / 鬆人體九大關節: 依序由下而上做鬆開運動,從腳、 踝、 膝 、 胯 、腰、 肩 、肘、 腕到手 ,務求身體全身各個關節的鬆活伸展,使得人體脊椎、關節、經絡鬆活舒展。
第2週 太極五步連環站樁 練習 馬步、弓步、後坐步、獨立步、虛步等五種太極拳的基本步型,並將這這五種步法串接連環站樁。
第3週 高馬步站樁/彈抖功 站樁是一種"立禪",兩腳開步與肩同寬,曲膝落胯,整個盤骨端正地落在大腿骨上,全身肌肉放鬆站立。 彈抖功:利用身體上下彈抖,可使身體氣血循環暢通,內氣充盈,內臟得到鍛鍊滋養,人自然感覺有元氣有精神。
第4週 輪臂功/腰胯功 輪臂功:單手前後/雙手交叉輪轉手臂,放鬆拉伸手臂的關節、肌肉與筋。 腰胯功:鬆胯轉腰、擺動雙臂,使得人體髖關節、脊椎、肌筋骨得到充分地鬆活舒展。
第5週 逆腹式呼吸法/氣沉丹田功 逆腹式呼吸法:練習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之間的差異性。通過這功法可以讓呼吸運作與肢體行拳協調進行,使得身體能量充足、精力充沛、內勁充實。 氣沉丹田功:以手勢導引推動內氣,吸氣提肛與呼氣鬆肛,氣沉丹田。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醒腦紓壓、改善腦神經衰弱、減緩頭痛、改善失眠, 使得內分泌平衡、抗老延壽。
第6週 升降開合功/丹田內轉功 【升降開合功】是太極拳的熱身和預備功操,透過意念、招式、呼吸的方式,以升、降、開、合四種形體的動作,引導內氣運行。時常鍛鍊的話,可以強化身體機能,提升人體的免疫力。【丹田內轉功】以肢體引動丹田內氣在腹腔內部前後上下左右的滾動運作,按摩身體的五臟六腑,通過這功法可以使人體器官運作調和正常、縮肚瘦身,增加微循環,促進內分泌旺盛,精神飽滿、內功增強
第7週 太極行步 太極行步要求邁步輕盈,輕起輕落,行走的過程中「邁步如貓行」像貓走路一樣,所以太極行步又稱作「貓步」,也就是做到柔和、緩慢、均勻、連貫、輕盈,這樣動作就會顯得輕柔優雅。
第8週 太極拳八法 太極八法指的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 八法有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勁,不同的應用。通過這太極拳八法的學習,逐漸地領悟太極拳的內涵與技法。
第9週 公民週參與 本校認列公共活動、講座課程、社區參與等事務
第10週 *太極起勢 *一.右攬鵲尾(面十二點鐘方向) *二.左攬鵲尾(面六點鐘方向) 掤:手臂向前掤出,與胸同高 ,[掤在手臂] 捋:隨著後坐步,雙手向後捋,[捋在掌中] 擠:雙掌交叉疊貼前擠,與胸同高,[擠在手背] 按:隨弓步往前.雙手按出,[按在腰攻]
第11週 三.右攬鵲尾(面九點鐘方向) 四.左攬鵲尾(面三點鐘方向) 這兩個招式與第一第二招式相同,只是差異在方位不同
第12週 五. 右龍回頭(面四點半方向) 六. 退步右攬鵲尾(從四點半方向後退) 採:雙手往前下方採之,[採在十指] 挒:雙手上下或前後挒之,[挒在兩肱] 肘:以肘擊打,[肘在曲使] 靠:以肩側靠,[靠在肩胸]
第13週 七. 左龍回頭(十點半鐘方向) 八. 退步左攬鵲尾(從十點半方向後退) 退步掤:沉身退步掤,與胸同高 退步捋:隨著後坐步.雙手向後捋之 退步按:隨弓步往前.雙手按出 退步擠:雙掌交叉疊貼前擠,與胸同高
第14週 九. 右龍回頭(一點半方向) 十. 退步右攬鵲尾(從一點半方向後退) *九. 右龍回頭(一點半方向) *十. 退步右攬鵲尾(從一點半方向後退), 這兩個招式與第五第六招式相同, 只是差異在方位不同
第15週 十一. 左龍回頭(由一點半轉向七點半方向) 十二. 退步左攬鵲尾(從七點半方向後退) *十一. 左龍回頭(由一點半轉向七點半方向) *十二. 退步左攬鵲尾(從七點半方向後退), 這兩個招式與第七第八招式相同,只是差異在方位不同
第16週 十三. 收式 十三式太極拳複習 *十三. 收式(還原/由七點半轉回十二點方向) *十三式太極拳套路演練、討論與複習
第17週 十三式太極拳套路總複習 *十三式太極拳套路總複習 *學期成果驗收
第18週 成果展 準備美好的成果在全校共同成果展現
:::
學員登入 教師登入 課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