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山近水健康行(保險必保)(學分費3000)
課程編號:ECO-D013L4-25A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6 ~ 2025-07-10
課程類別 | 自然類 |
---|---|
課程屬性 | 安全教育,環境永續,生命教育,山野教育,高齡心理健康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親山近水健康行(保險必保)(學分費3000) | 主辦單位 | 新莊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明志市民活動中心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 9:00 am~12:00 pm | 課程狀態 | 開課中 | 備註 |
總價:300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 |
課程講師 | 蔡源彬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台灣雖是個蕞爾小島,但卻有豐富的自然地景與人文景致,值得我們珍視與自信。以前的圳路系統都是為了農業,現在的圳路系統應該是為了生態,河流、水圳如瑠公圳、大灣草圳、帶狀濕地、埤塘、生態池等,都能喚醒人們對水的關注。透過動植物了解台灣土地,讀懂自然的韻律,河川、水圳所代表的先民智慧累積與文化意義:改變微氣候,達成降溫,是值得人們去再利用與珍惜保護的重要資源。當我們走在綠道之上,看到的不僅是步道之美,還有更多對環境對生態的認識和感動。 人類正不斷地在破壞自然環境,自然生態的理念實在有待落實,本課程的理念就是要將自然生態的保育理念,納進現代公民的培育學程中,進行漸進式的文化改造運動,讓在地社區居民也能關心生態議題,進而意識到在地生態文化保存的重要性,提昇其人文的素養。訓練學員熱愛自然、尊重自然,進而投身保育在地文化與自然生態的行列。 |
課程宗旨 | 除了親山近水飽覽生態,本課程強調健康行走,將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如何防患毒蛾、虎頭蜂、恙蟲、荔枝椿象、毒蛇等的攻擊,融入實地走讀中,為了增加免疫力、強化身心靈療癒功效,每次課的行走路程設定在4~8公里左右,換成步數大約都在10000步起跳。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1.本課程透過學有專精的講師群,以專題講授、戶外走讀、提問觀察及實地體驗等多重途徑進行。 2.本課程乃戶外踏查的行腳課程,引領學員從身邊的環境開始,深入認識自然生態環境及生物的特性。 3.本課程首重步道行走的安全性,會配合時序安排戶外行腳的教學活動,使學員更能感受季節的更迭及大自然的奧秘。 4.講師以熱心陪伴、戶外走讀以及實地體驗等途徑,將生態保育的理念,納進現代公民的培育學程中。 |
人數限制 | 35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因係戶外踏查、實地走讀之課程,學員要有起碼的腳力,凡不良於行、腳酸無力、膝關節退化或罹患腳底筋膜炎者,不宜報名參加本課程。 |
評鑑方式 | 1.上課出席率(占60%):通常第15週舊生續報(團報),累計1~14週,請假或缺席總和超過三分之一以上,亦即超過5週次(含),即喪失續報(團報)資格。 2.期末成果展與上課專心度(占40%):上課專心或鬼混。 1、2兩項評量總分低於70分的同學,則記錄為NP(No Pass),會遭到淘汰出局,不得再報名參加本課程。 |
參考書目 | 舉凡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山川水文、地質生態等,即是參考書目和教材。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戶外行走的後背包。有些步道會有原始山徑,可能濕滑,請穿著登山鞋、雨鞋或止滑的鞋子,較不易造成腿部受傷。山徑使用登山杖輔佐,可強化平衡,防止滑倒並降低膝關節的負擔。因應天候備妥風衣或舒適的外套、遮陽帽或寬邊帽或鴨舌帽、太陽眼鏡、雨傘、雨衣等雨具。觀察昆蟲植物用的放大鏡(進階器物)。每次課要帶足1~2公升的飲水、準備乾糧(如麵包、水果等果腹食物、能量飲、巧克力、堅果等)以補充熱量與電解質。手機不可少(救援、拍攝美景與動植物、花朵、離線地圖等)。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有緣千里來相見:登丹鳳眺奇岩,同學自我介紹、互相認識,討論班務與班費,選舉班長、幹部等。(戶外直接開課) | 北投丹鳳山步道:北投畜魂碑的緣起與意義、丹鳳二字的由來、中和禪寺、章嘉活佛舍利塔、弘法大師岩壁、台灣幸福石、大正石船。 |
第2週 | 桃園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太極宮步道+福頭山(250M)秘境步道 |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原本屬於大檜溪地區農村聚落,今為超人氣公園,秘境步道輕鬆好走、生態豐富。桃園福頭山,有住都局048基石。 |
第3週 | 魚路古道南段:絹絲步道、絹絲瀑布至冷水坑,續走冷擎步道出擎天崗 | 山豬湖水圳路蜿蜒而行,沿途綠蔭盎然、適合悠閒健行,絹絲瀑布雪白如絹絲十分秀氣。後半段雞心崙平台、冷水坑生態池、菁山吊橋至冷水坑,再走冷擎步道出擎天崗。 |
第4週 | 樟之細路 苗栗大湖出關古道之關刀山步道 (半日課程,一日行程) | 苗栗關刀山步道位於苗栗大湖與三義鄉界,台灣小百岳之一, 海拔889公尺,山頂有#125三等三角點基石,稜線起伏似刀口朝天之關刀(青龍偃月刀)而聞名。關刀山步道來回約4.8K輕鬆好走。 |
第5週 | 陽峰古道南段,再連走雙瀑及湖山秘境環狀步道 | 陽峰古道是清朝時天母、北投通往竹子湖的舊路,從泉源路鼎筆橋的寶山招待所至陽明公園,沿途綠蔭蔽天,生態豐富,坡度平緩~頂坪櫻田、湖山秘境環狀步道,一次將杜鵑茶花園、40砲陣地、風動石及晚霞平台、湖底聚串連在一起。 |
第6週 | 淞溪四瀑布群連走 | 松溪是磺溪的支流,源頭在中山樓附近。一溪多瀑:松溪溫泉瀑布、白雲瀑布、翠峰瀑布、松溪瀑布4瀑。除地形景觀之外,可以享受大量芬多精及負離子,了解陽明山開發的人文歷史,觀察大屯火山群地質特色。 |
第7週 | 探訪淡蘭古道位於石碇、汐止間的「紙寮坑古道」 | 古道為昔日汐止、石碇兩地往來的保甲路古道,先民在此地築寮製紙故名,古道沿著紙寮坑溪前行,一路潺潺溪水聲相伴,是條古意盎然保留原始樣貌的古道,文化含金量很高。 |
第8週 | 苗栗獅潭鳴鳳古道(2019年與韓國「偶來小路」第15號步道正式締結為友誼步道)(半日課程,一日行程) | 為台灣第一條與國際接軌的步道。步道的規劃完善,沿途自然生態豐富。昔日的原漢族群常在此路段發生激烈衝突,如今械鬥的血淚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山林原始樣貌。 |
第9週 | 台北大縱走第六段南縱走之挹翠山莊到永春陂濕地段 | 探索南港山稜線山徑之挹翠山莊、糶米公廟、淡蘭古道文化路徑、妙高台(海拔約275公尺) 從車水馬龍喧囂鬧區秒入綠意盎然山林的森林步道,享受大自然濃濃的芬多精生態環境。 |
第10週 | 菜公坑山、巴拉卡山連走、大屯自然公園 | 漫步及探訪菜公坑山(887M)、與其西南側的巴拉卡山(911M)兩座山連結的鞍部所形成的「枕頭山」,步道清幽、林相優美。大屯自然公園城市中的湖光山色,沿著天然湖泊步道,可見豐富生態,火山湖、芒草、沼澤等景觀。 |
第11週 | 三峽鳶山岩(300M)鳶山/福德坑山(小百岳,321M)步道連走至鳶山彩壁,探尋自然之美 | 鳶山彩壁擁有大片裸露的彩色岩壁,彩色條紋有如上帝在此不小心打翻調色盤般夢幻,與屏東的哈尤溪彩壁齊名。步道行走於稜線上,有時林蔭茂密、微風栩栩;有時展望開闊、眺望大漢溪。 |
第12週 | 清風尋幽會擎天:瑪礁古道、新圳頭山連走內雙溪古道 | 清風亭、瑪礁古道、新圳頭山基點(550M)、野溪小瀑、水管、連走清幽雅緻的內雙溪古道(坪坑林溪、紅樟樹溪、數度越溪)最終出擎天崗。 |
第13週 | 搭火車走讀地理/基隆暖暖行 | 暖暖老街名為「暖暖街景」的瓷磚畫拼磚、暖暖老街區訴說昔日的礦業風華、暖暖秘境~沒有白蛇、法海的金山寺、探尋清法戰爭的壕溝遺址、造訪最有名的古蹟「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紅磚牆x水藍色拱型窗)、西勢水庫、全台唯一雙生土地公廟、暖暖親水公園及藍色親水吊橋等。 |
第14週 | 漫步士林外雙溪燕溪古道的仙座台山(觀低海拔的自然生態) | 林間泥徑路跡清楚。北市近郊登山步道大多已漸人工化,像這樣的古道小徑沿途林木交錯、林蔭遮天,質樸原始,適合尋幽散心且路況不差,岩塊附滿苔蘚或樹根攀爬,巨石上金黃苔蘚一片,岩塊交錯形成天然岩窟。 |
第15週 | 基隆天際線東段之三八縱走 | 從三坑車站出發,越嶺獅球嶺至八堵車站,沿途造訪百年防空洞、獅球嶺平安宮、光緒元年古石獅、獅球嶺主砲台、東砲台、西砲台、、三角洲嶺北峰、大武崙溪、五十人公祠、獅球嶺隧道(劉銘傳隧道)等,兼具景觀與人文。 |
第16週 | 菁山半嶺踏青去:半嶺聚落、溪山百年古圳、平菁步道、鵝尾山水梯田、平溪步道環形健康行 | 清朝先民即闢圳引水灌溉梯田,後因作物轉型,古圳日漸荒廢,但仍保存濃厚的農村風貌,自然樸實,水圳源頭「巡水路」取水處(菁礐溪)、跳石步道、平菁步道。這片都市中難得一見的鵝尾山水梯田是由日治時期開鑿的登峰圳做為灌溉水源,以稻浪棧橋為意象。 |
第17週 | 公共參與月 任意場次論壇 | 公共參與月為每年的5月、11月,當月會規畫許多場次的論壇,包含三大主題:認識在地(地方學)、愛與陪伴以及公共議題。以更多元的形式,將新莊社大師、工、學所關注的事物,推向更多人的視野之中。 |
第18週 | 全校活動-社區服務日/學習成果發表會 | 春季班的社區服務日為各班級規劃活動,希望課程班級將學習的能量帶進在地社區,促進更多班級規劃或跨班合作的可能;秋季班的學習成果發表會,為新莊社大全校參與的一日活動,邀請所有班級展現今年一整年的學習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