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識讀力,邁向淨零綠生活(學分費3000)
課程編號:ECO-D128A2-25A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4 ~ 2025-07-08
課程類別 | 自然類 |
---|---|
課程屬性 | 公民素養,環境永續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永續識讀力,邁向淨零綠生活(學分費3000) | 主辦單位 | 新莊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新莊高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 7:00 pm~9:50 pm | 課程狀態 | 開課中 | 備註 |
總價:335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35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 |
課程講師 | 李昀錚 |
---|---|
講師簡歷 | ● 2023-04-17~2024-11-12 太陽能工程公司 排佈設計師 三重 電廠排佈設計師>> ● 2020-06-13~2024-11-30 才藝補習班 兒童程式設計老師 台北 透過Ipad或積木教具訓練國小生邏輯思維與程式概念>> |
課程簡介 | 現在是氣候緊急年代,但如果沒特別關心這類議題大概就還是停留在和平寧靜的假象。「永續策略」不再是「選擇」,而是「必然」。你的每次消費都在促成未來的世界改變!為了迎接不燃燒碳的全新社會,我們本身必須創造可維持的新生活常識。關心國事和天下事,和以往不太相關的人共同努力,相互包容與尊重,通盤考量才能夠露出解決的曙光。 |
課程宗旨 | 1. 反省過度消費主義的現代生活。 2. 友善環境,支持可持續性發展的生產消費模式。 3. 關注乾淨的水、能源、綠色生產。 4. 促進循環、減廢、淨零、永續綠生活。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簡報授課、線上影音分享、手做體驗(廢物利用大改造)、公民咖啡館、工作坊(互動交流)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
評鑑方式 | 學員出席率20%、閱讀心得50%、小組分享30% |
參考書目 | 無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可上網的電子裝備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永續測驗 | 地球暖化不是新名詞,儘管世界上的個人和公司做了這麼多努力,地球暖化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以往教育傳授全球暖化是「未來式」,但現在的小孩收到的資訊是「現在進行式」,需要有更「積極」的作為。金車文教基金會發布一份針對高國中小學生作的問卷調查,有9成青少年不知台灣能源需大量依賴進口。應加強教育下一代了解能源之可貴,全民一起努力節能減碳。 |
第2週 | 氣候峰會COP培力-怎麼去? 如何去?那是什麼? | 根據2015年的《 巴黎協定》,各國政府同意將全球熱化溫度限制在 1.5℃,但我們遠遠落後目標。每年的COP前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裡的青年團體會舉辦青年氣候大會提供各國對氣候變遷有興趣的青年交流平台與討論空間,並舉辦文化交流、政策協商、調適政策等氣候變遷相關課程和工作坊,強化青年氣候參與行動能量。 |
第3週 | 碳有價時代的國際參與之COP28 | COY分享、COP藍區、綠區 |
第4週 | 全球暖化大騙局 | 氣候變遷真有其事嗎?「全球暖化否定說」或「氣候變遷否定論」是指相關團體活動、個人行為,否定科學界公認存在的氣候變化現象。否認人為導致氣候變化的現象、導致全球暖化、默認氣候變化為實但反對採取抑制措拖。關於地球的改變,似乎永遠不同且更多聲音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做。但為何我們會走到現今的局面?為何我們明知道人類對於地球造成損害,卻仍止不住的傷害地球?從不同角度思考為什麼會有氣候變遷吧! |
第5週 | 我的家裡沒垃圾,零廢棄 | 零廢棄生活的目的不是執著於製造多少垃圾,而是享受簡化生活後帶來的樂趣。改變消費習慣才是零廢棄及減塑最重要的一大步。 |
第6週 | 碳是什麼?自然碳匯與個人碳足跡 | 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溫室氣體可在大氣中存在約一世紀之久。近年來,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地表的熱氣無法正常排出,使得每年平均溫度逐漸上升,地球如同悶燒鍋般,進而引發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環境被破壞等環境問題。 |
第7週 | 碳有價時代 | 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再創歷史新高。碳有價時代已遽然來臨,透過經濟制裁的碳稅/碳權/碳交易抑或是碳中和、碳盤查、綠色金融,進行淨零碳管理。 |
第8週 | 能源科普與公民電廠 | 你知道:台灣能源最主要供應方式是什麼?能源有百分之幾是從國外進口?設置公民電廠可以加速分散式能源發展、改善空氣品質及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以太陽光電板的公民電廠為例,還有兼具 #遮陽 、 隔熱 及美化屋頂市容的效益。 |
第9週 | 公民咖啡館:綠生活 | 12 項關鍵戰略,其中,結合各項關鍵戰略之主責業務,推動轉型的關鍵戰略之一即為「淨零綠生活」,由各界合作鼓勵大眾從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面向選擇低碳生活方式,促使公眾行為改變並養成習慣,2030年時間正倒數中,所有人從即刻開始行動,才能共同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在淨零轉型趨勢下,在日常生活方面,應該如何響應、努力實行減碳或零碳措施、身體力行?如何起身行動,引領大家走向想要的未來?如何發聲、投身永續發展目標議題、發起倡議,讓影響力在永續議題上更擴大? |
第10週 | 災防知識 | 面對颱風、豪雨、地震災害風險防災準備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災害分為天然災害與人為災害,提升防災意識,了解災害示警工具,尊重不同身份面對災害的不同需求。 |
第11週 | SDGS和ESG是什麼 |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飢餓、促進性別平權、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減緩氣候變遷等17個永續發展目標,藉此引導政府、企業、民眾,透過每次的行動與決策,一起努力達到永續發展的可能。ESG 是一種非財務性的績效指標,用來評估企業的永續發展表現。 |
第12週 | 綠色工作與氣候教育 | 「綠色工作」(Green Jobs)是指能對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 有所貢獻的職業,舉凡提升能源效率、限制碳排量、減少污染及廢棄物、保護生態系統、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等,無論是在製造、營造等傳統產業,或是再生能源、環保技術等新興產業,都會有綠色工作的需求。 關心氣候和環境,從認識和理解開始,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技能,能夠在面對複雜的氣候挑戰時提出創新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
第13週 | 願景工作坊:淨零排放 | 在這個多元且開放的環境裡,有的人選擇了沉默不語、有的人選擇了走上街頭、有的人選擇了投入不同的社會議題進行參與,每一種不同的歷程都是民主發展的足跡。2050淨零排放路徑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針對「淨零」未來可能發展提出討論與看法。透過公共討論,提出合理的意見來說服他人,也需要在尊重他人的立場上來聆聽、理解別人的意見。 |
第14週 | 性別平等 | 聯合國於 2015 年發布 「2030 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人類與地球的和平與繁榮提供永續經營的藍圖。共計 17 項核心目標期望在 2030 年前達到設定目標,邁向全球永續。 SDGs 第 5 項目標「性別平等 」,關心兩性平等、性別分工、公平職場等議題,觸發心中「我們還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的想法,理解當事者的處境,多一些同理實現共融願景。 |
第15週 | 永續展覽與文化產業的藝術反思! | 物館展覽其實可以結合專業的展示設計以及有趣的互動設計,將生硬的知識用趣味橫生的方式精準地傳達給每一個參觀者。2050淨零排碳路徑公布之後,影展、城市展、永續展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今日,去藝術館不只是觀看冷眼旁觀,而是強調「沉浸式體驗」。文化產業投入淨零轉型,將牽動臺灣表演藝術產業思考、調整工作模式,進而觸發產業轉型。音樂是向全世界傳達環境訊息最強大的媒介之一,藝術家(創作者)以公眾力量呼籲政府採取減碳行動。 |
第16週 | 蔬果產業與未來農業 | 隨著極端氣候愈趨頻繁,全球暖化不只影響地球,還可能影響農業生產、食物價格上升。朝向「淨零」的未來農業,農業的調適策略以降低農業的氣候風險為目的,,像是選育耐熱的品種、引進熱帶作物、改變耕作方式、節水灌溉等等。據2023 年最新統計,全台灣共有14 % 的人口吃素,比例高居全球排名第三!低碳蔬食飲食成趨勢,在台灣蔬食餐廳的發展更是讓人驚豔與讚賞,台灣可謂蔬食者的天堂,並已經向「食的藝術」發展。 |
第17週 | 公共參與月 任意場次論壇 | 公共參與月為每年的5月、11月,當月會規畫許多場次的論壇,包含三大主題:認識在地(地方學)、愛與陪伴以及公共議題。以更多元的形式,將新莊社大師、工、學所關注的事物,推向更多人的視野之中。 |
第18週 | 全校活動-社區服務日/學習成果發表會 | 春季班的社區服務日為各班級規劃活動,希望課程班級將學習的能量帶進在地社區,促進更多班級規劃或跨班合作的可能;秋季班的學習成果發表會,為新莊社大全校參與的一日活動,邀請所有班級展現今年一整年的學習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