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老師的釀漬奇幻世界(保險必保)(學分費3000)
課程編號:CRA-C058A5-25A
課程期別:2025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5-03-07 ~ 2025-07-11
課程類別 | 生活藝能性 |
---|---|
課程屬性 | 安全教育,環境永續,高齡心理健康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小米老師的釀漬奇幻世界(保險必保)(學分費3000) | 主辦單位 | 新莊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新莊高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 7:00 pm~9:5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3450元
學分費用 | 3000 元 |
---|---|
雜費費用 | 45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無 |
課程講師 | 呂聖嫺 |
---|---|
講師簡歷 | 南天母森林小鎮專任生態講師(烘培.中式料理.釀造) 受邀教育局食農教育講師 八里永續循環境教育計劃講師 卡千瑪綠善草本揉捻茶提案講師 青年管理國家促進會食農教育推動經濟循環講師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推廣科小蜜蜂傳愛食農教育講師 基隆市政府城上城社區發展協會食農教育講師 中和中原里社區食農教育推動講師 中和遠雄和光社區食農教育推動講師 新莊社區大學釀漬食農教育講師 新莊中環活動中心銀髮族俱樂部食農教育講師 中和農會食育教室講師新莊低碳推廣中心食農教育講師 國健署111整合性預防及延緩失能計劃創意教材優選 |
課程簡介 | 以食農教育為根基.強化飲食,季節與農產之結合.節能省碳,傳承老祖宗的智慧.藉由田園間的野花野草轉廢為金,並融合國內國外的文化,運用釀漬.釀酒.糖漬.酒漬.醋漬.塩漬.油漬.乾燥等手法來保存食. |
課程宗旨 | 戶外參訪,課程實作學習與成品成果展,愛心關懷,節能省碳.以社區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生態,並推動惜食理念來減少缺糧危機.每年另外帶領同學參與食農教育相關的競賽.讓社大學員不僅是快樂學習,還能發揮所長.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以食農教育為根基來設計課程,讓學生可以瞭解農產.加工.及友善環境,剩食處理,進而增進飲食.環境和農業結合,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實踐在地農產消費,培養均衡飲食觀念及食農素養,團體互動及小組分組進行討論實作、主題探討或簡報介紹、邀請達人案例討論與產業分享、影片欣賞及圖像教學、戶外參訪及環境關懷、講師實作示範季節食材應用. |
人數限制 | 25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凡愛護地球的公民均可. |
評鑑方式 | 學員出席率50%、期末成果展30%。戶外教學成果展:20% |
參考書目 | 請上新北惜食網及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的官網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依課堂所需,各組可能自行討論以家裡現有簡單日常的器材為主.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茶油薄荷雞 | 在嘉義與雲林一帶種植許多台灣土薄荷,許多居民家裡也會種,當地人都會將它拿來入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道屬於雲嘉限定的薄荷雞料理,小米藉由華視客語節目一家之煮,帶各位來回味更多關於薄荷雞的故事。 |
第2週 | 水果發酵-辣椒醬 | 每學期食農教育都要教同學來變化辣椒醬-辣椒是一般家中常備的辛香料,不只能提味,還能替菜色增添色彩,料理不能沒有它!不過有時候買了辣椒一次用不完,該怎麼保存呢?辣椒怎麼軟軟的,還能吃嗎? |
第3週 | 戶外教學 | 安排有趣多元的走訪課程,帶著學員體驗戶外食農教育,走訪農場、結合實務與學理應用。 |
第4週 | 梅子 | 每年3月~4月正值台灣青梅的盛產期,尤其清明節前產的梅子,熟度約為6~7分熟,最適合拿來做酸甜醃梅。醋.梅子燒排骨,梅子雞湯.梅醋泡菜.梅酒醉豬腳 |
第5週 | 春捲 | 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代的忠臣「介之推」,特別在當天嚴禁煙火,所有人家都不准升火、只吃冷食,是謂「寒食」。 近年,寒食、清明已混在一起,民眾會在清明當天效法古人,到市場買薄麵皮回來,捲包當季的菜蔬做為食物,稱為「潤餅」。慢慢發展為各國的飲食文化,來個越式的饗宴. |
第6週 | 梅子醋.梅子燒排骨,梅子雞湯.梅醋泡菜.梅酒醉豬腳 | 每年3月~4月正值台灣青梅的盛產期,尤其清明節前產的梅子,熟度約為6~7分熟,最適合拿來做酸甜醃梅。邀請脆梅達人來現身說法. |
第7週 | 澎湖飲食-黑糖糕 | 陽光.沙灘.仙人掌除了海鮮和花火節外,讓澎湖媳婦來介紹,在地美食,如仙人掌冰、郵局口蔥油餅、牛雜湯、甘益堂藥行藥膳蛋、馬路益燒肉飯、劉正港檸檬汁、阿豹香腸攤、玉冠嫩仙草、二馬豆花.燒烤…等等. |
第8週 | 澎湖花生糖 | 西嶼合界農田處處可見採收景象,澎湖花生和台灣花生到底差異在哪?如果發展地方創生文化,讓澎湖人來分享阿爸的澎湖味花生及冰花的養殖. |
第9週 | 吃當季食在地-桑葚保存,桑葚料理,桑葚點心 | 每年3~5月為桑葚果實的採收期,桑葚採收可能早上採,下午就爛果了,鮮果保存期短,如何來保存鮮果及加工處理方式,果乾、果醬、桑葚酒等來留住酸甜美味!果實也可以曬乾當作中藥材,用來泡養生飲品。運用季節水果來作傳統街邊小吃,!QQ涼涼不黏牙,滿滿花青素零嘴哦. |
第10週 | 仙草 | 仙草一到夏天,熬煮後的仙草茶就是農忙時最好的消暑飲料,不論是閩南人、客家人還是原住民族,都有食用仙草的文化,仙草產業達到極盛時期,之後走向休閒農業,並和地方文化結合,例如新竹縣關西鎮將客家文化和仙草連結,傳承在地文化 |
第11週 | 酸豆 | 發揚台灣在地釀漬文化,自製的酸豇豆:散發出自然發酵的酸與芬芳 |
第12週 | 惜食工作坊-彩色粉條.粉粿 | 每學期舉辦惜食工作坊,藉由清冰箱料理讓同學變化麵條一起共享餐桌.日式小菜. |
第13週 | 客家飲食文化-客家粄粽/水粄 | 新北沒有傳統客家庄,客家人卻散居每個角落,從事各行各業工作,為建設安居樂業的新北市,努力奮鬥。讓北漂的客家鄉親情感有所依歸,集體記憶得以保留,客家文化得以延續,認識客家特色文化及引領有機農業永續的生活實踐主要探討有機農業和客家飲食文化,並透過料理體驗佳餚,了解有機農場運作及愛護環境和惜食的理念。 |
第14週 | 九層塔、打拋葉和甜羅勒哪裡不一樣呢!? | 九層塔是臺灣人重要的香料植物,能香傳十里勾起食欲,香氣最為濃郁 鹹酥雞、三杯雞等各種美食不能少了九層塔,品種分為白骨九層塔及紅骨九層塔,味道相近打抛葉,可新鮮使用在料理調味上也可曬乾做乾燥香料.還能作調酒,沙拉和泰式打拋豬料理,一起來動作作出塔香滿漢全惜吧! |
第15週 | 端午節午時菜 | 端午除了吃粽子,必吃的三種「午時菜」,為茄子、匏瓜及菜豆,是端午當令的蔬果,新鮮、清甜又營養,在傳統習俗中獲得午時菜的稱號。 |
第16週 | 共煮共食新關係實踐幸福永續的願景.期末餐會共享! | 推動友善農業,讓同學從飲食也可以作到低碳環保的概念.傳達惜食減廢理念.成果展全料理讓您甜甜蜜蜜樂一夏的期未餐會.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加上3C產品充斥我們的餐桌讓家人之間共食一餐的觀念漸微,深厚的文化底蘊。凝聚脈絡,來來來一起來吃飯吧! |
第17週 | 公共參與月 任一場次論壇 | 公共參與月 任一場次論壇 |
第18週 | 學習成果展 |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