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生命的語言—伴你讀首詩
課程編號:B32A206
課程期別:2024年秋季班
課程週期:2024-09-24 ~ 2024-12-10
課程類別 | 人文類 |
---|---|
課程屬性 | 媒體素養,美感教育,性別平等,生命教育 |
課程學程 | 社會人文 |
課程名稱 | 連結生命的語言—伴你讀首詩 | 主辦單位 | 蘆荻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鷺江國小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 7:00 pm~9:40 pm | 課程狀態 | 開課中 | 備註 |
總價:2300元
學分費用 | 2000 元 |
---|---|
雜費費用 | 3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課程講師 | 鄭琬融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在當代,現代詩的樣貌越來越多元,從淺顯到晦澀,從散文詩到圖像詩,創作者的耕耘使得不同調性的現代詩遍地開花。然而我們該如何去理解不同詩作的特色之處?我們要如何讀懂一首詩,又可以怎麼討論它呢?本課程將幫助學員找到賞析現代詩的方式,帶領學員閱讀不同詩人的作品,從中領悟不同詩意的體現,並搭配部分課堂練習,讓學員體驗寫詩與讀詩的樂趣。 |
課程宗旨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
評鑑方式 | |
參考書目 |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詩能多自由?現場能夠與他人一起拼出怎樣的詩?本週將藉由詩的現場實驗來討論詩的創作。 *課前請學員從講師帶來的詩集中選五個喜愛的句子,並另外自行書寫五個句子。將每位學員的詩句打散後,依據不同的開頭,與其他人的句子現場合作完成一首詩。 活動後進行討論與回饋。 | |
第2週 | 一首詩可以怎麼欣賞、討論?本週開始的三堂課,將藉由不同風格的詩作帶領學員觀察。第一週的主題為節奏與音樂性。 詩的節奏從何而來?不押韻可以怎麼樣製造韻律感呢?而這些節奏又對我們的閱讀有什麼影響? * 課堂練習:使用長、短句創造自己的節奏。 | |
第3週 | 本週將著重觀察現代詩中的分行形式。詩作為何需要分行?分行對語意有什麼樣的影響?你是否留意過,某些詩作一旦破壞了分行的設計,語意就變得不一樣了呢? * 課堂練習:試著將一則短文分行,並分享操作過程。 | |
第4週 | 在一首詩中,最常被討論的便是一首詩的「意象」。不過什麼是意象?一首詩可以有多個意象的出現嗎?又或者可以完全沒有?本週將藉由不同詩作來討論意象在詩中扮演的角色。 *課堂練習——詩拼貼:以拼貼剪紙的方式回應一首詩作。 | |
第5週 | 詩是否曾召喚出你的某些情緒、感受?我們稱之為詩意的時刻,究竟來自何處?*練習時間:寫一首詩,題目不限。 本週將藉由詩的氛圍與敘事,來討論不同詩意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 本週將由講師帶幾張照片,邀請大家觀看圖像寫詩。 | |
第6週 | 校外教學 拜訪貓空纜車,在纜車上分組讀詩。另約一日在貓空纜車集合。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朗讀。 | |
第7週 | 本週討論同學繳交的詩作。 | |
第8週 | 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以詩去記錄情緒、感受、所遇到的事物。這些令我們有感觸的片刻,詩人們都是如何去紀錄的? *以自己的生活、職業為題,撰寫一首短詩,並交於講師信箱。 | |
第9週 | 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以詩去記錄情緒、感受、所遇到的事物。這些令我們有感觸的片刻,詩人們都是如何去紀錄的? 作品回饋。 | |
第10週 | 詩如何與社會對話?無論是社會運動現場,或者事件之後的討論與發酵,都有詩的身影。讓我們來看看詩是如何引人思考的。 | |
第11週 | 當聲音介入一首詩,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呈現?認識朗讀的各種可能性,並加入音樂與道具等討論,也觀看影像詩、聆聽詩人朗讀的聲音詩等。 | |
第12週 | 規則將在第十一週說明。以個人的方式進行的讀詩展演,嘗試以不同的展演方式朗讀詩作。 請每位同學在此週前選擇一首要朗讀的詩作(不限本人創作),並於前一週寄到我的電子信箱。 | |
第13週 | 課程已結束 | |
第14週 | 課程已結束 | |
第15週 | 課程已結束 | |
第16週 | 課程已結束 | |
第17週 | 課程已結束 | |
第18週 | 課程已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