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學-尋找地方的不思議
課程編號:1131B209
課程期別:2024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4-03-05 ~ 2024-05-21
課程類別 | 社會類 |
---|---|
課程屬性 | 社區總體營造,地方學 |
課程學程 | 環境生態 |
課程名稱 | 散步學-尋找地方的不思議 | 主辦單位 | 樹林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區務教室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 9:00 am~12:0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2500元
學分費用 | 2000 元 |
---|---|
雜費費用 | 50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社費,,無 |
課程講師 | 陳俊有 |
---|---|
講師簡歷 | ● 2023-09-15~2024-01-12 高雄師範大學 助理教授 高雄市 藝術學院藝術與生活美感>> ● 2022-04-01~2023-03-31 壢小故事森林 館長 桃園市中壢區 文化館舍日常維運及文化活動策畫管理>> |
課程簡介 | 藉由田野調查、社區觀察、城市空間、色彩記憶、社會創新與文化轉譯等理論與實務操作,認識地域再生0到1方法論。 |
課程宗旨 | 1.學員自我能力提升的效益: (1)熟悉與運用田野調查工具 (2)案例分析 (3)透過工具能發現社區問題意識並提出解決方案 (4)認識地方創新、社區營造 2.學員公民素養提升的效益:文化素養及地方認同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室內授課結合戶外觀察及參訪,透過案例分享、討論。戶外觀察記錄,小組討論分享等,實務操作及練習,以期達到: 一、在我們日常生活周遭的細節,教導與鼓勵學生從不起眼的日常生活中發覺 藝術的可貴與趣味性。 二、透過觀察學習,帶領學生認識樹林地區早期視覺文化與民族誌的場域學習,帶領學生走訪海山堡的歷史影像足跡。 三、從民生必需的菜市場學校做深化地方知識系統的建構,整合地方市場與職人知識系統,形塑另類的學習教育場所。 四、介入社區空間,讓學生思考我可以做什麼?我可以為社會做什麼?我是什麼?以後我可以做什麼? |
人數限制 | 30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基本的電腦、手機操作能力。 |
評鑑方式 | 小組分享及實務操作成果呈現。 |
參考書目 | 考現學入門 田野敲敲門 田野的技藝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帶著輕鬆、好奇的心及自備具備記錄所在位置GPS的智慧型手機。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相見歡。 課程主軸及進行方式介紹,認識社區發展與振興型態,操作文化資源盤點 | 學員相互認識、自我介紹。 本次課程內容介紹及進行方式: 1.認識社區營造、地方創生與生態博物館等理論與案例。 2.操作文化資源盤點(田野調查工具),作為執行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從0到1的基礎。 |
第2週 | 認識設計思考、路上觀察,並操作動態地圖(室內) | 1. 設計思考介紹 2. 路上觀察介紹(考現學) 3. Google Map動態地圖的製作介紹。 |
第3週 | 散步學(路上觀察1) (戶外:山佳車站前站生活圈) | 以輕鬆散步的方式在街區一邊漫遊,一邊感受城市之美,散步中如遇到問題隨時向當地居民尋找答案,最終目的其招喚出民眾對於生活空間的新舊記憶與城市認同感。 |
第4週 | 散步學(路上觀察2) (戶外:山佳車站前站生活圈) | 以輕鬆散步的方式在街區一邊漫遊,一邊感受城市之美,散步中如遇到問題隨時向當地居民尋找答案,最終目的其招喚出民眾對於生活空間的新舊記憶與城市認同感。 |
第5週 | 城市空間與色彩記憶採集 (室內) | 空間與色彩觀察方法介紹及案例分享 |
第6週 | 城市空間與色彩記憶採集1 (戶外:博愛市場、保安市場、樹林公有市場舊址) | 市場色彩觀察。 帶著民眾去觀察生活周遭的環境。以市場的空間與色彩的關係,找到民眾與生活場域的聯結。 以動態地圖的方式,讓民眾分享並整理出對於城市空間的記憶及感受。 |
第7週 | 城市空間與色彩記憶採集2 (戶外:博愛市場、保安市場、樹林公有市場舊址) | 市場色彩觀察。 帶著民眾去觀察生活周遭的環境。以市場的空間與色彩的關係,找到民眾與生活場域的聯結。 以動態地圖的方式,讓民眾分享並整理出對於城市空間的記憶及感受。 |
第8週 | ORID:場域觀察的焦點討論法(上)(戶外:水系_鹿角溪) | 認識在地場域是地方創生的第一步。課程進行「ORID:焦點討論法」應用於場域觀察的學習與演練,透過客觀、反應、詮釋、決定四個層次的引導,將場域觀察的內容轉化為持續行動的方案。 |
第9週 | 公民週參與 | 本校認列公共活動、講座課程、社區參與等事務 |
第10週 | ORID:場域觀察的焦點討論法(下)(戶外:山系_山子腳煤田) | 認識在地場域是地方創生的第一步。課程進行「ORID:焦點討論法」應用於場域觀察的學習與演練,透過客觀、反應、詮釋、決定四個層次的引導,將場域觀察的內容轉化為持續行動的方案。 |
第11週 | 文化地圖及空間文化的再現與學習(一) | 以活動與社區、地方結合,走出門外,與地方中的歷史及空間做連結,實際與大眾產生互動,文化地圖談起,電子地圖製作。 |
第12週 | 文化地圖及空間文化的再現與學習(二) | 場域觀察與文化地圖製作討論,電子地圖製作。 |
第13週 | 本課程/工作坊為12週,詳細請參考1~12週課綱 | |
第14週 | 本課程/工作坊為12週,詳細請參考1~12週課綱 | |
第15週 | 本課程/工作坊為12週,詳細請參考1~12週課綱 | |
第16週 | 本課程/工作坊為12週,詳細請參考1~12週課綱 | |
第17週 | 本課程/工作坊為12週,詳細請參考1~12週課綱 | |
第18週 | 本課程/工作坊為12週,詳細請參考1~12週課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