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綠色小旅行:城南到城東
課程編號:241503
課程期別:2024年春季班
課程週期:2024-06-05 ~ 2024-07-17
課程類別 | 社團性 |
---|---|
課程屬性 | 公民素養,社區總體營造,環境永續,地方學 |
課程學程 | 社會人文 |
課程名稱 | 低碳綠色小旅行:城南到城東 | 主辦單位 | 板橋社區大學 | 上課地點 | 忠孝國中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 7:00 pm~9:30 pm | 課程狀態 | 已結束 | 備註 |
總價:0元
學分費用 | 0 元 |
---|---|
雜費費用 | 0 元 | 其它費用說明 |
課程講師 | 張琬琳 |
---|---|
講師簡歷 | |
課程簡介 | 以走讀漫步的方式,進行臺北市區城中、城南及城東文史的導讀,帶領學員探討臺北市區的文化史蹟與社區公共議題。本課程旨在探索地方文史研究的參與行動與在地精神,並規劃了文化古蹟、人文地景、水岸生態、公園綠地、街區巷弄、以及多元族群記憶的探訪,盼能透過文史研究和親身踏查的參與,共尋這座城市的身份與文化認同。 |
課程宗旨 | |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式 | |
人數限制 | 35人 |
選課學員條件 | |
評鑑方式 | |
參考書目 | |
學員上課之建議需求裝備 (器具、文具或服裝)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第1週 | 06/05晚上 導讀臺北城: 本課程在教室內上課,介紹本系列課程規劃,並概述臺北城市的發展,探討文化資產保存事件的脈絡,及其所牽涉的文史議題、社造行動與都市變遷的關聯。 | |
第2週 | 6/8上午 走讀臺北城(一):本課程為戶外走讀。帶領學員以邊走、邊聽、邊讀的方式,踏查臺北古城街區,穿越古今臺北城內生活實景,認識臺灣近代百年歷史現場與人文藝術的縮影。 | |
第3週 | 6/8下午 走讀臺北城(二): 臺北城的發展,見證了島嶼上各族群先後在這裡生活的故事,從清領、日治到國民政府統治,在城市現今保存的歷史遺跡裡,處處可尋見臺灣逾百年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彩的人文活動樣貌。 | |
第4週 | 06/15上午 走讀南門口: 本課程臺北城南文化資產保存公共議題探索、社區營造與藝術創新現況踏查。教師以自身投入保存運動和社區營造二十年所累積的知識和實踐歷程,帶領同學親臨現場,探討文化資產保存和歷史現場再造的議題,盼啟發人們重新看待城市的發展與歷程,並對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感知。 | |
第5週 | 06/15下午 走讀城南水岸: 水,之於生活在臺北的人們,既是日常飲用之源,也是記憶之河。沿著臺北城南的新店溪畔,凝望晝夜不止的川流,歷史上環繞著城南「水」的拓墾和發展過程,即是一部族群不斷交涉與融合的故事,隨時間洪流不斷前進,孕育了臺北數百年的人文風華。本課程帶領學員探索臺北水文和流域、族群與拓墾的故事,將走讀臺北城南水岸,尋訪新店溪畔、市民農圃、城市水路遺跡。 | |
第6週 | 06/16上午 走讀城東: 臺北東門城外,日治時期屬於東門町、幸町,是日本人教導臺籍青年學子實業知能、培育平民出身之菁英人才為主的場域。本課程沿濟南路而行,在這日本時期稱為「學校街」,是許多臺藉青年實業家、文藝創作者生活的場域,戰後,這裡也曾因多位政界名人居住,而有「官巷」之稱。日治時代以來,這一區域的房舍,多是樹蔭與日式庭園相映,這裡曾居住過日本人,到了戰後有大量外省籍軍民移居之外,還醞釀了臺灣歷史上長期被遺忘的左翼思潮與工人運動,工廠工人與資本家、在地民眾與國家權力的交遇,在這極具歷史深意的老街上, | |
第7週 | 略 | |
第8週 | 略 | |
第9週 | 略 | |
第10週 | 略 | |
第11週 | 略 | |
第12週 | 略 | |
第13週 | 略 | |
第14週 | 略 | |
第15週 | 略 | |
第16週 | 略 | |
第17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 |
第18週 | 公共論壇與社區講座活動、教與學成果研討 |